第(2/3)页 或许也正是因为这种情况,陆逊才被称之为谨慎的军神。 第二,如果我们面对的是一个强者,只要你的战略目的达成了,那么二话不说,见好就撤。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这当然是没问题的,但是你要知道你面对的那个敌人到底是一个有过丰富经验的神人,还是一个随意插手战场乱指挥的神经。 面对一个曾经有过那么多荣耀时刻的猛人,你见好就收才是最重要的。 那么咱们再说这石亭之战的意义在那里。 第一,孙权在石亭之战后就真的确定了一个道理。 原来曹魏也没有那么的可怕,你们有熊兵猛将,我也有大都督陆逊,谁怕谁啊。 孙权真正觉得自己可以称帝了,三国鼎立的基础也就有了。 不是三个国家的出现,而是三个互相之间都不算是畏惧的国家出现。 第二个,曹魏可是真的伤了很大的元气。 他们损失的东线战场可不是等闲之人,那几乎是曹魏最为精锐的几部兵马之一了。 而且十几万的兵马啊,那需要多少的辎重,需要多少的粮草。 这一把下来,基本上是血本无归。 这可是要了命了,这些粮草辎重还有精锐兵马的损失已经不是元气大伤那么简单的。 足足二十年,曹魏东线都没能缓过这口气儿来!第三点,也是很重要的一点。 曹魏的大司马曹休因为这件事儿挂了个球球了。 曹休一死这曹魏的军政大权便只能给外人了。 不要说曹真,因为了解曹魏的其实都很清楚,没有人可以否认曹真对于曹家的忠心,但曹真不是曹家的人。 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所以曹真之子曹爽,对曹魏的那个位置有想法,也是合情合理的。 至于在这之后,曹家没有能够拿得出手的人了。 夏侯家的夏侯惇夏侯渊一脉都没有可靠的,夏侯渊一脉是名望不够,夏侯惇一脉是能力不够。 夏侯尚死的早,夏侯玄....哎。 曹休的两个儿子还没有培养起来,曹仁曹洪的后代也不够格了。 无论古今,亲疏关系都是很重要的,就比如在公司里,这财务总监可以不懂财务,但是一定知道老板家里的七大姑八大姨都叫什么一样。 关键的位置必须是关键的人。 一旦这个人不是关键之人,那么这个公司也就容易出现问题了。 当曹真也躺下之后,这种现象级刘更加眼中了。 他们只能蔡邕非宗室为统帅了。 东线用满宠,西线用司马懿,这两个人开启了一些列的东西两线风云变幻的时代。 最终开始了混乱和灭亡的序幕。 石亭之战是一个简约不简单的战斗,他直接开始了全新的时代,直接开始了疯狂的时代,也埋下了悲剧的祸根。 但是和石亭之战相比,另一场大战意义同样深远,但是操作可以封神。 那就是陆逊的成神之战,夷陵大火。 在夷陵之战中,我可以说刘备被打了一个全军覆没是真不丢人,因为他的身边已经不是王者级别的五虎大将和卧龙凤雏法孝直。 但是他的对手是那个时代崭新登场的那个神! 这场战斗的两个主角,其一就是那个打了三十多年仗的老将刘备,另一个在《三国演义》里面是一个二三十岁没有打过一场仗的书生,像极了战国时期纸上谈兵的赵括。 在这种神奇的情况下,刘备被剃了一个光头,这不是要了命了么。 但历史是什么,我们从头开始看。 刘备这里并没有《三国演义》的七十万大军,他只有五万从荆州打到了蜀中,从蜀中打到了汉中的精锐老兵,真正的百战精锐。 协同带领他们的还是一群经验十分丰富的将领。 当然了,他们虽然没有大刀关张赵马黄的那种地步,却也都是可造之材。 他们的损失才是对蜀汉最大的损失。 先整体打开俺一看这场大战吧。 最开始刘备带着这些人攻打巫县并且取得了胜利。 然后直接进攻重镇秭归,继续取得了胜利。 之后一路攻城拔寨,势如破竹冲杀出去。 这一路上可真真儿是看着光鲜亮丽,但却已经被带到了深渊之中。 而作为对手,东吴这边孙权终于明白自己该干点正事儿了,他只负责后方政治,将军事上的事情全权交给了陆逊陆伯言。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