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赤壁之战很重要,赤壁之战规模也很大,但是赤壁之战并没有那么难理解。 甚至可以说,站在上帝视角,赤壁之战很好理解,也很简单。 先说背景基本上大家都是清楚的,那就是曹孟德收拾完了北边,所以杀入荆州,进入襄阳。 刘备蹭蹭蹭的往南跑,这个时候了还非要拖家带口,最后在长坂坡被追上。 最后无奈之下,只能带着几十个残兵败将跑到了夏口找刘琦讨生活。 这个时候曹傲真正占据了江陵之地,孙权和刘备会盟在樊口一带。 此时曹孟德正式收编了整个荆州,势力大涨,威望也大涨的同时,直接顺着长江杀到了赤壁。 就是赤壁,在这里遇到了孙刘联军。 当然了,主要还是江东大军。 这一个阶段就是前戏了。 之后周瑜在面对士气如虹的曹军直接选择了严防死守,同时利用曹孟德多疑的性格,将战场拖入了僵局,然后让北方兵马顶了上来。 当然曹孟德也不是傻子,他怎么可能任凭自己士气如虹的时候被拖入了死局之中。 所以他毫不犹豫的选择了强攻,想要突破赤壁... 但,重点来了! 这货没打过...不需要找任何理由,在长江上,那是周公瑾,那是巅峰状态下的江东水军。 他就是没打过!当然这并不丢人,因为你把一统天下的王睿杜预羊祜三个人拎过来,他们恐怕也打不过。 这是能力问题。 不是曹孟德太弱,是周瑜水战加成太强了。 所以这个时候,曹孟德没办法选择了撤军,而撤军的地点就是乌林。 诸位,赤壁大战这个名字没错,乌林是曹孟德撤军的驻扎地,当然也就是那放火的地方了。 所以不要听营销号瞎说,什么玩意就曹孟德没去过赤壁.... 这一阶段就是一个字,打! 在后面才是我们熟悉的火烧赤壁,当然也可以说火烧连营。 诈降选择用火攻,乌林水寨被一把火点燃了,并且波及到了岸边,然后大量的兵马被烧死淹死。 死的相当凄惨。 这个阶段就是一个烧! 再就是曹孟德兵败华容道了,孙权和刘备全都杀过去了,水军更是沿江而上,一路追杀。 没有华容道关羽放曹操,是他们压根没追上。 也不是刘备觉得杀了曹操的话就会便宜江东,这事儿你是想都别想。 如果能够弄死曹操,刘备绝对不会留手。 为什么? 先不说曹孟德还有儿子,并且委婉不错,最重要的是,那时候曹操残余一定会死战江东。 他刘备才是进入了真正的三不管,想怎么发展怎么发展。 这是白给的机会,你以为刘备不想要? 再说了,刘备攻打夷陵有赵云当后路,那曹孟德难不成就不知道给自己找个后路? 如果没找后路,那曹仁怎么来的? 人家有自己的后路大军保护自己的安全,不是那么容易被堵住的。 这之后曹仁留守将领挡住追兵,周瑜带兵上岸死磕南郡,刘备看了看,老老实实去了公安城。 然后莫名其妙的公安城就姓刘了。 再之后....南郡也姓刘了....荆南也姓刘了,周瑜都快emo了。 不过胡须这也是周瑜的宿命吧。 周瑜性格大气,他从来不去妒忌别人,也不会去猜忌为难他人。 从孙策到孙权,他都做了自己最该做的事情,为兄弟,为臣子,为统帅,他做的都很好。 但是他不妒忌别人,别人会妒忌他,甚至天都会妒忌他。 他很好啊,周公瑾这么一个臣子,这么一个统帅,曹孟德看着他腻歪,刘备看着他腻歪,甚至孙权看着他,慢慢也很腻歪。 我们如果只看史书,当然可以发现孙权对他很好,仍然用兄长的礼仪去对待他,对他十分的尊重和爱戴。 可很多人都会在他们的身上做文章,这是空穴来风么? 其实到也未必,做历史不喜欢推测历史,但我也不能去忽略历史中最重要的两件事。 人性,利益! 如果我们不去在乎人性和利益的话,我们怎么理解曹孟德和刘玄德他们两个截然不同却亦敌亦友的这种关系? 可如果我们用人性和利益去理解曹孟德与刘玄德,偏偏不去这么理解孙权.... 你是不是看不起孙权?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