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7章 大贪官-《大唐第一逆子》
            
            
            
                
    第(2/3)页
    大理寺的人再次站了出来。
    “陛下,党仁弘在数年内,贪污百万两,这些钱都是搜刮的民脂民膏,肥了他一人,苦了千百人啊!他的宅地数十落,金银珠宝更是数之不尽,还从他家中抄出了大量的手机、电脑等物,他还纵容手下收受好处,卖官的行为在他这里展现得淋漓尽致。臣恳请陛下,直接赐予死刑!”
    与此同时还有不少的官员亦是出面请求杀掉党仁弘。
    这一点,让李世民十分痛心。
    党仁弘跪倒在地,浑身发抖。
    李世民下杀手的大臣,一般都是大逆不道的存在。
    像贪污的,他杀得少,而且当时如果没有党仁弘的话,大唐可能还不存在。
    当然,那也只是可能。
    不过话说回来,党仁弘的重要性还是很大的。
    于是,李世民说:“党仁弘有功也有过!朕不忍心让他死,可是,一时找不到理由给他一条生路。如此只想变通法令,请众爱卿同意,免他一死。”
    而这时,大理寺的人又出来说:“陛下!法令,是君王受命于上天所得,不可因私情而失信。如今朕偏袒党仁弘想要宽赦他,这是淆乱法度,有负于上天。”
    如此一来,党仁弘非死不可。
    可是李世民又说:“朕想要在南郊坐在席子上,每日只进一次素食,用三天时间向上天谢罪。”
    然而,房玄龄劝道:“生杀的权柄,都掌握在皇上一人手中,何至于如此自我贬损呢?”
    是的,为了一个贪污的大臣,没有必要那么做啊。
    但李世民却是说:“然则,朕也有三罪。”
    此时满朝文武都震惊了。
    皇帝都有三罪?
    不会是李世民也犯了什么大罪了吧?
    “众爱卿且听朕说说!”
    李世民又说。
    “陛下,您无罪过,有罪的只是贪念之人。”
    “是,陛下,别再自责,没有必要为贪官如此。”
    然而李世民却说:“朕有三项罪过,第一,识人不能明察,明知某些人有贪念却重用,给到了他更多的权力去贪污,这是一罪!
    第二,因私情淆乱法令,是二罪;
    第三,亲近善人而未予赏赐,讨厌恶人而未予诛罚,是三罪。”
    “所以,朕当向上天谢罪。”
    李世民这么说,大家都不说话了。
    “党仁弘年纪也大了,死与不死,只是时间问题,而朕想将党仁弘废黜为平民,流放到钦州。你们以为如何?”
    说到流放,那只不过是暂时保住了性命,因为在去往流放地的路上,罪犯有九成以上的人会死在路上。
    而且党仁弘年纪这么大了。
    他死在路上的概率在九成以上。
    且年纪那么大了,到目的地的时候,他靠什么生活?
    只有死路一条,就算是能活下来,但那只是遭罪。
    所以流放无异于死罪。
    当时李世民对李承乾就是这样的。
    但是幸运的是李承乾竟然活下来了,而且还当了国王。
    这一点是让李世民没有想到的。
    可是党仁弘不一样的,他年纪大了,也当不了国王,而且也没有体力。
    现在的他浑身是病。
    只是给他暂时的活着。
    可不料,党仁弘这时却是十分羞愧的说:“陛下,还请赐臣一死!臣也活够了。而且臣犯了是死罪,不可饶恕。”
    党仁弘想死,那李世民还不让他死?
    众大臣们也是佩服党仁弘,一般人想活着都求之不得,所谓好死不如赖活着。
    但是党仁弘不一样。
    这么一来,他的表现倒也让人尊敬。
    虽然他是一大贪官。
    房玄龄这时说:“陛下,见党仁弘想死,那就给他一个痛快吧。”
    其他官员跟着说出了与房玄龄一样的看法。
    可是李世民却是不以为意。
    “朕决定了,便是决定了,没有收回的道理。”
    这么说来,李世民是不想要党仁弘现在死。
    或许,这是做给大家看的。
    或许是有另外的原因也说不定。
    “陛下!”
    “好了,来人,将党仁弘拉下去,即刻流放!”李世民当下说道。
    这时有人进入了宫殿之中,将党仁弘拉走了。
    党仁弘也不想要抵抗了,任凭护卫拉走他。
    可是,当他出了大殿外时,护卫又折了回来。
    “陛下,党仁弘已经咬舌自尽!”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