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2章 国外的配件厂看得起咱们吗?-《山沟里的制造帝国》


    第(2/3)页

    吴萍说到这里话锋一转:“唯一比较让人担心的是咱们这里太偏僻了,如果某些企业先入为主的认定这里不适合搞投资,那就不太好办了啊。”

    牛小强闻言微微一笑:“萍姐,我已经决定要参加这次招商大会了,咱们可以同时对国外的汽车配件厂发出邀请函,邀请他们一同参加招商大会,到时候由我亲自出面去跟那些外商洽谈,凭借我的三寸不烂之色,我还是有把握说服部分厂家来凹山建厂的。”

    吴萍这才放下心来:“你这么说我就放心了,你毕竟是见过大世面的人,又是麻省理工的留学生,那些外国人不可能不尊重你,如果换成其他人去跟外商洽谈,估计人家都不一定能瞧得上眼呢。”

    吴萍说的倒不是假话,如今这年头,中国人在面对外国人的时候总会打心底感到低人家一等,与此同时,大多数外国人在面对中国人的时候,会觉得高对方一等。

    这么一去一来,相当于国人低了人家两等。在这种情况下跟外国人谈生意,往往国人总会吃亏。

    究其原因,主要是双方的经济差距造成的。在经济上落后人家很多的情况下,国人的腰杆都挺不直,说话都没啥底气,如此一来自然会在谈生意的时候落于下风了。

    牛小强不同,他见过许多大世面,同时也知道该如何跟外国人打交道,因此让他充当谈判代表算是最恰当的选择。

    牛小强本来是想等到彻底完成了自动化汽车生产线的研发工作之后,再开始筹建方氏汽车的供应商体系的。不过考虑到这件事需要耗费很大的精力和时间,他最终改变了主意,想要提前开始展开相关计划,免得到时候耽误了投产的时间。

    无论是多么强大的汽车企业,都不可能凭借一己之力完成所有的零配件生产工作。原因在于一辆小汽车的零配件细分下来有两万多个,也就是说如果你想制造出一辆小汽车,就必须具备生产两万多个零件的强大工业制造能力。

    如此恐怖的工业制造能力,一家汽车企业是不太可能实现的,因此所有的汽车企业采取的都是掌握核心零部件的生产工艺,把不太核心的零部件交给下游的零件供应商去生产。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