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1章 价格高到了离谱的地步-《山沟里的制造帝国》


    第(2/3)页

    这份合同只规定方氏汽车不得对其他卡车企业出售零件原坯,方氏汽车本身是不受限制的。

    可能曼公司觉得方氏汽车在重卡领域的技术水平太低,因此才没有做任何限制。实际情况也确实是这个样子的,方氏重卡的设计和制造水平确实跟曼公司很有差距,如果没有超级碳素钢的存在,方氏重卡的性能和品质根本不可能表现得那么优秀。

    即便有了超级碳素钢的支撑,方氏重卡目前也不可能撼动曼公司在重卡领域的地位。在汽车行业,一个品牌想要做大做强,需要花费许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塑造良好的口碑,并且还需要一定的底蕴和沉淀。

    方氏重卡目前在这些方面可以算得上是一无所有,想要追赶上曼公司,还有很长的路需要走。在签订这笔合同之前,牛小强并未对重卡进行太大的投入,他的主要精力全都放在了小轿车方面。

    这倒不是说牛小强故意要厚此薄彼,而是重卡的市场是远远比不过轿车市场的。目前全球的重卡市场也不过只有两百亿美元左右,但家用轿车市场的规模却高达六百八十亿美元,并且还在持续的增长当中,孰轻孰重可谓是一目了然。

    再者牛小强在轿车领域得到了帕卡德汽车公司的很多技术储备,相比较大力投资没什么技术储备的重卡,投资轿车明显更家合适。

    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因素的存在,牛小强才会把发展的侧重点放在家用轿车领域。

    现在的情况有点不同,牛小强可以从曼公司得到大笔的资金,有了钱之后,他可以加大对重卡的投资,不需要担心资金短缺的问题。

    甚至多余的钱他还能投放在家用轿车领域,继续扩大对这个重要市场的投入,研发更多的高端技术。

    牛小强想到这里不由哼起了愉快的小曲,他刚回到办公室,牛秋香就忍不住问道:“小强,这份合同是不是有问题啊?”

    牛秋香原本想记录谈判的细节,但是牛小强和赫曼全程都是用英语交流。她的=虽然学习过英语,但距离能够听懂口语还有一些距离,因此刚才的整个谈判过程当中,牛秋香都有点蒙圈。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