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最终在一片欢快祥和的气氛中,这次聚会落下了帷幕。 随后大家各自离开,按照确定好的计划各行其是。 十一月初,华尔街报突然刊登了一条关于花旗银行的消息,根据这份报道所说,花旗银行遭遇了自银行成立以来最大的危机。 目前花旗银行的储备资金已经见底,许多贷款却没能按时收回,如果这种情况继续持续下去,花旗银行将不可避免地发生财政危机,最终可能会面临资金链断裂的危险。 这篇报道刊登出来的当天中午,就有人跑去花旗银行取款。刚开始的时候取款的人并不是很多,但随着时间的流逝,花旗银行储户的恐慌感逐渐提升起来。 到了第二天的早上,其他几家知名报纸也刊登了对花旗银行很不利的消息,这下储户的恐慌感彻底爆发,大家纷纷请假去花旗银行取款,还没到下午,这场取款风波就演变成了挤兑风潮。 花旗银行的股东们彻底乱了阵脚,大家纷纷为银行注资,企图挽回局面。 但可惜的是这种注资行为根本于事无补,因为到了第三天的上午,前来挤兑的已经不仅限于普通的储户,有很多黑卡会员也都跑到银行的网点,要去把自己的存款转移到其他银行的户头中去。 黑卡会员个人资产的起步价为一亿美元,毫不夸张的说,一名黑卡会员就能顶的上几十上百位普通储户。当黑卡会员也加入挤兑的行列之后,赫曼等大股东就预感到事情大为不妙了。 他们一方面派出银行的高层管理人员去安抚那些黑卡会员,一方面由赫曼牵头,组织银行的大股东去联储寻求资金支持。 可悲的是这两个计划一个都没成功。首先是那些被派去安抚黑卡会员的银行高管,他们不出面还好,一出面就让黑卡会员们认定花旗银行是真的遇到了重大危机,那些原本没有参与挤兑的黑卡会员在得知消息后,立马也加入到了挤兑的队伍中去,情况已经变得不可收拾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