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一章 国库券-《草莽年代》


    第(3/3)页

    国内目前股票市场还未兴起,甚至没有一家证券交易所。李亚东曾经毕竟也是国内股票大军中的一员,如果他的记忆没错的话,国内的第一家证券交易,位于魔都外白渡桥北麓的浦江饭店的那家,要到今年年底才挂牌成立。

    但在这之前、也就是当下,中国其实是有股票的,股份制公司也有不少。有一项数据,李亚东现在还记得:一九九零年,中国发行股票的企业应该有6000家。

    那这些企业在没有股票交易所时,是怎样卖股票的呢?

    苦逼到让人难以想象——沿街叫卖。

    关键,老百姓大多还以为是骗子,爱理不理。

    老一辈的企业家大多有过这种遭遇,一九八八年十二月,万科首次发行股票2800万股,每股1元。王石就亲自带队到街头推销,跟日后街头发传单兜售洗发水的那帮人,大概也没什么区别。

    一年后,鹏城股市上涨,万科以00002号正式上市。而当初被烦得无可奈何,或是被“忽悠”买了万科原始股的人……

    万科日后将发展为什么级量企业,应该是众所周知的。

    李亚东一九八八年那会儿也就是没想起来这件事,否则天南海北也要飞到鹏城,把万科的2800万股原始股,全部包圆。

    而国库券跟股票几乎如出一辙,普通老百姓根本就搞不懂是个什么玩意儿。

    就譬如赵无衣和周国强这对夫妻,俩人都是公职人员,要知道在九十年代以前,国库券都是以摊派的形式发放的。

    国家穷啊,国库收支不平衡,总不能坐吃山空吧,那能怎么办?就先赊一点呗,等国库充盈了再补上。

    每月到了财政拨款给公务人员发工资的时候,就一部分现金,一部分国库券。

    通常到了这个日子,各大机关单位里总是哀嚎一片——“怎么又给我这个?”

    因为潜意识里就认为这是个二等货币,一百块面值拿出去用只值八十块钱,就好像工资打了折扣一样。

    也没个人给他们解释解释,信息闭塞的时代,就连好多领导们自己都没搞清这玩意儿有个什么卵用,你说这事情给闹得吧……

    实际上,国库券是最好的投资对象,没有之一。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