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你们都不得不为,如果可以,我觉得你会想要带着你的学生,春日踏青,夏天戏水,秋天采摘,冬天观雪,兴致来了,作一二句子,当场展开笔墨记下……当然你做不到,校长不同意,家长也不同意,甚至连小花这样的学生也不同意,所以你不得不按照教学大纲教书。 小花也是一样的,只不过她的不得不为,是由内而外的,是她自己给自己的压力。 李老师,你不觉得你们俩,就像在一面镜子的内外,如果你能弄清楚镜子里头的人,或许也可以解除镜子外自己的疑惑。” 李元想了想,突然走了两步,从明暗里走了出来。 “王老师是学什么的?” “心理学。” “……” 这一段拍完之后,齐西突然想到哪位老师曾经说过,有人觉得演戏就是声嘶力竭,轰轰烈烈才叫有演技,但其实更考验演员的,是台词并不那么激烈,甚至有些寻常,或者臃肿,或者平淡,动作也并不那么剧烈,甚至可能是静止的——在这样的戏里,穷尽能量地展开自己的势,自己的情绪。 在看不见的层面里,火花四射,然后又将激发出的那种冲突感和戏剧感,带到画面里,带到观众感官里。 刚才那一段戏,似乎就有了一点这样的感觉。 挺过瘾的还。 …… 齐西来了之后,在村里拍了7天,初晴是第4天走的,怕影响他拍戏。 第7天结束,他们就移师市中心的景儿,拍合唱大赛的部分,拍了3天之后,齐西就成了剧组第一个杀青的主要演员。 “我走了,季铭。” “回京见。” “我走了,李元老师。” “有缘再会。” 齐西笑了一阵,提着行李跟她助理上车去了。 到8月中旬,季铭,也终于杀青,还是一个人,甩着两条光手,先回一趟老家——坐的还是绿皮火车。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