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常遇春闷闷不乐的道:“这又加蜂蜜又加盐的,多难喝啊。” 朱元璋冷着脸道:“难喝也得喝,若是让咱知道你不喝,就让你回去守马棚。” 这是他惩罚常遇春的惯用手法。 当然,惩罚的核心并不是守马棚,而是不能上战场,只能看着别人打仗。 还专门找人把军报读给他听。 对常遇春来说,这比任何惩罚都难受。 所以一听朱元璋要让他守马棚,不禁就是一哆嗦,连忙保证遵守命令。 又是一番叮嘱后,朱元璋才让常遇春返回前线。 在回去的路上,常遇春有些口渴,就问蓝玉道: “水呢,给我喝几口。” 蓝玉立即将水袋递了过来。 常遇春接过大口畅饮,哪知才喝了两口就察觉不对: “呸呸呸……这水甜不甜咸不咸的,什么怪味儿。” 蓝玉回道:“这是加了蜂蜜和盐。” 常遇春气道:“加什么蜂蜜加什么盐,这是男人喝的玩意儿吗?快将清水给我。” 哪知,向来怕姐夫的蓝玉这次却坚持道: “不行,上位的命令我可不敢违抗,再说你也不想去看守马棚吧。” 闻言,常遇春上上下下打量着他,诧异的道: “你小子行啊,胆子肥了啊。” 蓝玉一哆嗦,连忙赔笑道:“主要是大丫头写信,叮嘱我一定要看好你。” “还说要是看不好你,以后就不喊我舅舅了,你说我能不听吗。” 常遇春顿时不说话了,只能闷闷不乐的举起水袋喝了起来。 将水袋还给蓝玉的时候,还不忘嘟囔道: “咱们俩大老爷们,竟然被一个小丫头片子给拿捏了,找谁说理去。” 心里不痛快的常遇春,到了保定后立即出兵,一口气将真定又给打了下来。 不过在拿下真定后,他的老毛病又犯了。 直接脱下盔甲,让亲兵给他浇凉水。 蓝玉自己浑身也和水洗的一般,正在亲卫的帮助下脱盔甲浇凉水,自然也就没空管常遇春了。 事实上,他也觉得有点小题大做了。 这么多年都是这么过来的,也没听说有几个得卸甲风的。 上位和外甥女就是小题大做。 不过有一点他倒是坚持下来了,那就是必须喝加了蜂蜜和盐的水。 倒不是他相信这玩意儿有用,而是: “总不能让我对大丫头说谎吧,忍一忍喝了吧,这样我也不算骗她。” 常遇春无奈,只能接受了喝蜂蜜盐水的现实。 —— 朱元璋在北平呆了几天,过足了征服者的瘾。 眼见天气开始凉了,终于动身返回应天府。 他前脚刚走,徐达就亲率大军围攻盘踞山西的王保保。 只用了一个多月,就将王保保撵出了山西地界。 且说朱元璋乘船路过山东,半路曲阜孔家派人来送贺表。 他很是高兴,然后按照历朝历代的惯例,封孔家为衍圣公,并命孔家人担任曲阜县令。 消息传出,天下读书人弹冠相庆。 在应天的马钰听到这个消息,只是冷哼了一声,并没有说什么。 现在大明初建,尚未一统天下,正是需要拉拢人心的时候。 朱元璋也不得不做出一定妥协。 此时就算自己说破天,他也不可能对孔家出手。 所以,且先让孔家得意几日,早晚有清算他们的那一天。 而且他心中已经有了计划。 原本历史上,要不了多久朱元璋就会和孔家起冲突。 而且这种冲突,还不是蝴蝶翅膀就能扇走的。 只要朱元璋想中央集权,只要孔家还享有超然地位,两者就必然会起冲突。 到时候自己再顺势而为。 就算不能一次性将孔家给搞死,也至少要将他们弄得生活不能自理。 接下来他就真正进入了蛰伏期。 每天除了按照计划读书增长知识,就是编写教材给朱樉和常升使用。 有空就去茶点铺子转转,顺便观察一下大家的情况。 这段时间,又有几个人进入了他的视线。 其中有高级将领高显的儿子高山鸣,中级将领王简的孙子王运。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