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这位知县使劲夸着叶南,说他肯定上榜,就连解元也是不难,并表示有什么困难可以来找他,一路送着方仲永与叶南离开县衙。 然后,这个消息从这位知县这里,迅速向外传递。 很快,先是抚州,然后整个江南西路都知道,这位‘大宋第一神童’,终于要开始自己的科举之路了。 …… 与此同时,汴梁城内。 刚刚下朝,和别人吵了一架的王安石,黑着脸回到家中。 一看王安石这表情,他儿子王雱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当即规规矩矩的,避免被心情不好的爹爹找到机会收拾了。 就在这时,门外响起一声鹰啼。 王安石走出门外,不久,拿着一份书信边走边看的他,脸上难看的表情不见,渐露笑意。 “这个小家伙,如今终于打算入场了吗?” 王安石收起书信,对一旁正吃饭的儿子笑道。 “阿雱,今年的省试,你有对手了!” 因有着六窍玲珑心,性格孤傲的王雱,眉头渐渐皱起。 平日里少言寡语的他,难得开口问道。 “是谁?” 王安石笑道。 “是你方叔父的徒儿,叶南。” 王雱想了想,面露疑色。 “大宋第一神童?” “正是!” 提起这个,王安石也是一阵好笑。 大宋一直都有神童之说。什么八岁就能成诗的天才,十二岁的少年举人。但五岁就能诗出鸣州,天下未有,几乎就是半圣胚子。 当时官家也是一高兴,说出‘这是我大宋第一神童’来,结果转头就后悔了。特别是之后,叶南一蛰伏就是近十年,搞得官家都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好。 在王安石收到书信的时候,官家那边,一个大太监也收到了消息。 “哦?那位大宋第一神童,快十年,这是决定要参加科举了吗?” 想起这事儿,大太监对下面人笑了笑。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