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章 武戏文唱不可取-《华娱1981:从西游记开始》


    第(2/3)页

    王福林发话了,给顾北递了个眼神,让他把门给敞开了,台里所有的大.烟枪都聚在一起,他这个会抽烟的都受不了了。

    听到王福林的话,一时间,会议室里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了顾北的身上。

    “我看……也好,《三国演义》是烧钱的买卖,咱们不敬着点儿手,到时候,就是个无底洞。”

    可顾北倒好,既然让我说,那我就说。

    “刚才蔡导提到了武戏文唱,也有同志提出了该怎么武戏文唱,通过旁白,还有人物对话来表现,旁白我能理解,公元某年某月某日,谁和谁在什么地方爆发了一场战争,简单叙述一下战争的过程,然后再讲一下谁赢了,最多拍上两个行军的镜头,赢了的趾高气扬,输了的灰头土脸!”

    “你说的……也有道理!”

    之前经过讨论,王福林已经定下了分组拍摄的方案,他担任总导演,通观全局,然后再在全国各地选几位优秀的导演,分组进行,这样做有利于缩短拍摄周期。

    当年的《西游记》,好些点子都是顾北帮着出的,就连《红楼梦》,顾北都提供了不少宝贵的建议。

    靠旁白来代替战争场面不靠谱,至少并不完全靠谱。

    一般来说,以顾北的资历,这种场合是应该少说多听才对,即便王福林这位总导演点了他的名,也该谦虚一下。

    这小子,不是个安分的!

    “当然了,咱们拍的是《三国演义》,不是《孔雀东南飞》,三国时代,英雄辈出,豪杰无数,两军对垒,气壮山河,哪能是一帮穷酸腐儒耍嘴皮子,武戏就是武戏,文唱就算唱得再好,也没了味道。”

    三国毕竟是个大题材,如果只是找现成的景点拍外景,一来未必有合适的,二来也缺少历史的厚重感。

    呵呵!!

    这是台里大部分同事对顾北的看法,有才华,有能力,有手腕,最重要的是不迷信权威,还有点儿恃才傲物。

    蔡小青就是王福林定下的第一位执行导演。

    蔡小青问道,语气倒不像是在质问,她这人无论做什么,从来都是对事不对人,别人要是说的有道理,她自然也愿意听从。

    用说的这么详细吗?

    把这些全都拍出来。

    顾北那像是长舌妇传闲话的模样,逗得会议室内众人一阵大笑,就连蔡小青都没绷住。

    “刚才说的是讲故事,这个需要编剧组的老师们多费心,抓准了调子,该怎么讲,讲哪些,要将整个三国故事里的精华讲出来,一些过渡性的情节可以弃之不顾,现在我要说的是,塑造人物。”

    武戏文唱不可取!

    “顾北,你的意思是,应该着重描写战争场面??”

    王福林没说话,满眼都是鼓励,示意顾北接着往下说。

    关于这一点,这些日子开会,也有人提到过,选角才是拍好《三国演义》的重中之重。

    筹备组的会开了一场又一场,要求的是各抒己见,结果只要开始讨论,总少不了吵架,王福林只能从这些吵架声中,挑选有用的建议。

    “蔡导!!”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