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人家的拍摄手段,央视根本无从效仿。 等到《西游记》杀青之后,顾北还和杨婕导演聊过这件事,听杨导说,那位机长当时也慌得不行,可大家的性命都在她的手上,只能硬撑着。 扯淡! 昆明有空军部队的驻地。 完全是小场面。 可却真实的发生了。 出来参观考察,的都是国家的钱。 但是,畹町是中缅交界的地方,交通很不方便。 nhk方面派来接机的人员早就到了,双方顺利汇合。 不得不说,人家的拍摄手段确实非常先进,所有的布景都是移动式的,十几分钟就能拆卸组装完成,然后演员直接上场。 给顾北的感觉就像是一条效率极高的流水线,每一个步骤都在有序的进行。 当时的情况,油不够,不可能返回出发地,最近的机场倒是有,但都在境外,而当时的情况…… 呵呵! 随后的几天,顾北跟随考察团,在对方的带领下,先是参观了nhk的电视台,期间也见识了小日子的演播大厅。 部队方面也按原定计划来接,但是,对方告知,可能天气会有变化,希望剧组能尽早出发,赶在天气变化之前。 不过看团长那喜笑颜开的表情,应该少不了。 据说,张金莱的媳妇儿于红紧紧抓住身旁的人,把对方的胳膊都给抓青了,甚至有一个美工师还爬着去问机长,机上有没有降落伞? 有人哭了,有人吐了,所有人都惊慌失措的。 顾北笑道:“又不是头一次,习惯了。” 那次经历,当真永生难忘,顾北现在想起来都还在后怕。 最后飞机安安稳稳的降落在了小日子永远都不承认的首都机场。 坐飞机? 想屁吃呢! “还行!” 杨婕导演干脆带着顾北等人去机场等。 比如杨婕导演那次来,回去之后差点儿抑郁了,每每说到人家的电视台居然为了拍摄,准备了一架直升飞机的时候,杨老太的眼神之中满是羡慕。 等着吧!! 所以看着才像是匠活儿,比不上《西游记》和《红楼梦》,那是艺术品。 飞机在天上盘旋了好几圈,再不下去不行了,因为油已耗尽,一旦飞机失去动力,那结果…… 另外,在和对方交流的时候,必须有第三人在场。 经历过大风大浪的杨婕导演当时都吓傻了,第一批过来的同事也都悬着心,谁也不知道后面出发的那些人都到哪了。 简单的交流,这种事自然没有顾北的份儿,他作为普通的成员,只能跟张丽等人老老实实的站在后面。 出发前,所有人都接受了一番培训,教育,关于外事纪律方面,谁敢轻易放肆啊! 随后登上大巴车,那个中文并不流利的接待人员,介绍着此次的行程。 可等到飞机去接第二批的时候,就坏菜了,天气忽然就变了,就像戏词里描写的一样:霎时间,天昏地暗,电闪雷鸣,狂风暴雨,从天而降。 卧槽! 听彭丽老师说,飞机在天上颠簸得非常厉害,气流把飞机打得忽上忽下,好像随时都会坠落。 “放心,据统计,飞机是最安全的交通工具,再说了,我的运气一向很好。” 顾北还没去找团长,团长就先找到了顾北,和他的一起的还有另外三人,都是要留在这边交流学习的。 这也算是……创汇了! 最后,这位副机长竟然在密集的雨幕中模糊的看到了跑道的影子,靠着直觉配合机长把飞机艰难的降落下去。 上次在京城见到的那两个鬼子,顾北一直没见着,糊里糊涂的就把日子给过没了。 原来飞机起飞时,天就已经变了,乌云密布,要下大雨。 此次参观考察,第一站居然不是电视台,而是一家酒店,到了地方,收拾妥当之后,团长吩咐集中,随后就被带到了酒桌上。 你不要过来呀! 好在张丽只是难受了一下,坚强的忍住了。 听接待方的人说,他们在拍摄前期,根本没什么集中学习,都是上来就干,简单明了。 回去的时候,还是分成了两批,顾北坐在飞机上看着外面,感觉问题并不算大,就是天气看上有点儿阴沉。 一直到中午,还没有消息。 生鱼片依旧难以下咽,寿司照旧还是吃着恶心。 等中国开启基建狂魔的模式之后,就不用再羡慕人家了,只有老外羡慕咱们的份儿。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