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顾北没点破,只是说了两个字,老板讪笑着,轻轻的在脸上拍了一巴掌。 笔法对,彩墨也没问题,题跋、印章什么的也一点儿毛病没有。 郭保昌接过仔细端详着:“不赖,不赖,喲!还是嘉庆年的。” 郭保昌说着,还在店里四下踅摸了起来。 《大宅门》第二部的剧本,迟迟没有动静,他想问问怎么回事儿。 说起来,两人也挺长时间没见了。 嚯! 只展开了二寸,顾北就被惊着了,抬头看看老板。 老板点点头:“有啊!” 刚说完,脸色突然就变了。 “正经汝窑的东西,我眼里不行,看不出来是宋还是元的,要不……您给断断。” 郭保昌没拒绝,他也懂古玩,可毕竟没有顾北精通,就冲刚刚顾北能瞧出那幅徐渭的画曾被人毁过,他都得念一个“服”字。 老板的表情带着点儿得意。 “眼力不赖啊!!” “小兄弟,您再看看我这张画,值不值一眼。” 就像京城人喜欢喝豆汁儿一样。 老板拍了拍脑门儿:“想起来了,想起来,去年那个……康熙微服私访记里面就有这个。” “没谁,老年间宫里的太监,您这画上有一方乾隆御览之宝的印章。” “得嘞,恕我眼拙,劳驾问一句,您是怎么看出来的!?” “郭导,咱们剧本到底啥样了??” 今天没遇上郭保昌,顾北也打算过两天去老爷子家里呢。 呵呵! 顾北说着将一个珐琅彩的鸟食罐儿从货架上拿了下来,递给郭保昌。 说完,老板重重的叹了口气。 “小兄弟,您的意思是说……” “特么够太监,忒不是东西了!” 郭保昌没还价,直接掏口袋,随后将那个鸟食罐儿往口袋里一装。 可就是…… “你要是看好了,200块钱!” 郭保昌这才看向张国容:“嘿,难怪刚才一进来,就觉得眼熟呢,敢情还真是他啊!” 期间顾北也曾问过,郭保昌的回答永远都是“不着急”。 对此,顾北倒是也能理解,之前的《大宅门》实在是太经典了,短短几年的时间,在全国各地的电视台重播了好几百次,前年的金鹰节上,一举斩获了多项大奖。 “您这画肯定是没问题,明代徐渭的作品,可就是……” 顾北看到了画作上的一方印,立刻就明白是怎么回事儿了。 倒是把前世的遗憾给弥补上了。 上辈子,《大宅门》在金鹰节上折戟沉沙,顾北一直不理解,这里面要是没有猫腻的话,才有鬼呢! 好在《大宅门》因为顾北的缘故,提前登场了好几年,也终于拿到了应得的荣誉。 “不着急,不着急,慢工才能出细活!” 顾北听着忍不住笑了:“您是不着急,别看我,我也不着急,可有人着急啊!”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