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万氏劝说连竹心不用急着参与乡试考核,但竹心已经又长一岁,看起来依旧不过是个十岁孩童,却已经有了自己主见,待人待物,为人处世,越的稳重,倒不像个十岁孩子,反而像个小老头。 连大山来找连凤丫商量,要她劝说竹心不用心急,老实人的说法是:“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说得未必恰当,但也足可见,连大山和万氏两人并不认为竹心此次参考能有什么成果。 确实,连竹心蒙学已晚,时间加加减减,不过三年之久。 这世上多的是几十年,到老连秀才也中不得的,磋磨一辈子,寥寥此生,这样的人,多了去。 何况竹心才三年。 “让他去,下场试一试水,有什么?阿爹阿娘,你们难不成还怕竹心落榜之后,会一蹶不振?”连凤丫自信地扬唇一笑,骄傲道:“我的竹心,不会。” 说这话时,门外有个小身影,小公子白净如玉,稚嫩面庞上,是这个年龄本不该有的老沉稳重,从门缝里,看到他阿姐那张并不是娇柔出众的脸上,满是对他的自信。 那小身影身子一震,转身默默离去,夕阳斜下,小公子垂在身侧的小手,紧紧的,紧紧的握成了拳。 乡试开场那日 一家目送连竹心入考场,素衣的连凤丫,静静站在不远处,什么话都没有说,连竹心扭头朝着他阿姐看了去,那一眼后,蓦地回头,迈进了考场。 放榜那日,万氏和连大山抱头痛哭,“祖宗庇佑祖宗庇佑啊。”喜极而泣。 另一边 连家老宅 也是一番喜庆。 连海清榜中有名! “哎呀!真是太好了!我老婆子就说,我这海清孙孙,是文曲星下凡。”连老太太拍腿叫好。 连家三房,连 海清的父母更是脸上的喜意藏也藏不住。 连老爷子偷偷擦了一把眼角老泪:“我们老连家终于要出个当官老爷了。” “是呢,海清啊,你累了吧,快坐下休憩休憩。”二房的媳妇子赵氏,阿谀讨好:“海清啊,你如今总算是出人头地了,你看二伯娘的,从小就对你比亲生的还好。 这今后,你可得提拔提拔你那两个不成用的弟弟啊。” 连海清看着赵氏的嘴脸,心中闪过一丝厌恶,少年面上却不显,依旧从容温和。 “阿爷,海清去一趟大姐姐家,给小阿弟也去道个喜。”连海清说着这话,心里却难受起来那个哑巴儿,才读几年书。 去年童生试,今年就与他一道参加了乡试。 最让他难受的是,他连海清十年苦读,那哑巴儿才读几年啊,乡试乡试! 竟一同入榜! 这世上怎会有如此不公之事? 连海清又想到了当朝太傅闻枯荣心中,久久不能平静。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