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二章 南下洛阳-《三国之谋伐》


    第(2/3)页

    但在陈暮看来,还是太慢了,自己的理想可不是耗费一生在朝廷先勾心斗角大半辈子,然后等到七老八十,一切成熟之后,才能推动大哥上位。

    若是那样的话,自己的谋划岂不是都要落空?什么解决生产,解放劳动力,推动工业革命,都成了无稽之谈。

    因此到了最后,他摇摇头道:“孔明,我知道你的意思,不过太慢了。”

    “太慢了吗?”

    诸葛亮缓缓说道:“可欲速则不达呀。”

    陈暮笑了起来:“孔明,你知道吗?这个世间远远不要看表面,一个看上去清廉的人,也许很贪婪。一个看上去很丑陋的人,也许心地很善良。人都有自己在意的东西,只要拿捏住别人的心理,你就能立于不败之地。”

    “我知道。”

    诸葛亮点点头:“这是师君教给我的透过现象看本质,也应该是政治当中的所谓利益交换,但师君......天子的帝位,也能交换吗?”

    “当然能。”

    陈暮含笑道:“我说过,任何事情,都有价码,而这个价码能不能换到想要的东西,取决于它在你心中的价值,帝位在这世间上能够超越的东西不多,可也绝不是没有,至少对于某些人来说,帝位也许没那么重要。”

    “比如呢?”

    诸葛亮问。

    “爱情,亲情,友情,乃至于琴棋书画,参悟佛法道术,痴迷修仙炼丹。”

    陈暮饶有兴趣地说了几个。

    华夏历史上有史记载的皇帝有500多个,虽然绝大多数都因为皇帝位置把狗脑子都打出来,“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的例子发生无数。

    但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还真有些人对当皇帝不感兴趣。

    比如喜欢吟诗作对的后赵石弘,被权臣挟持着上位。喜欢琴棋书画的李煜,几个哥哥死光了没办法才赶鸭子上架当皇帝。喜欢当和尚的萧衍,四次出家,次次都得群臣凑钱把他赎回来。

    所以说不是任何人都对那至高无上的权力感兴趣,有的时候人都是被逼的,宋钦宗和宋英宗被迫当皇帝的时候,不也是哭得死去活来,差点没吓尿吗?

    只要拿出合适的价码,愿意让出一部分利益,总归是有人愿意把这个皇位让出去,更何况现在的大汉,还是这么个烂摊子。

    诸葛亮想了想,指了指上面说道:“师君是打算从朝臣下手,还是从......那位下手?”

    “这个你就不用管了。”

    陈暮对他说道:“朝廷上的争端,现在还不是你该插手的时候。下个月我要去一趟洛阳,到时候你去一趟怀县,处理一下后方粮草的事情,这里的公务就交给文谡与司马懿处理。”

    文谡之前是刘备的骑将,相当于军司马,在陈固乡之战立下功劳,抓住了袁尚和审配,已经被升为校尉,管理一校人马,此时正好是陈暮手下的这五千人的主将。陈暮走后,他就会让司马懿跟文谡来处理给袁绍粮草的事情。

    诸葛亮点点头,他还没有去过司隶,虽然只是去一趟怀县,但如果有机会的话,他也想去看看洛阳,看看大汉帝都的雄伟。

    给诸葛亮分派了任务,防止他在营中给司马懿捣乱,陈暮便让诸葛亮出去了。

    等他走后,陈暮才开始写奏折。

    这是一份准备让刘备递上去的折子,内容早就想好了,再润润色。里面其实也没什么太多的意思,就是刘备希望朝廷能够尽早派出冀州牧,同时向天子上书,如今河间已经收复,祈求天子去河间抱养章帝子嗣云云。

    无非是做给天下人看的东西,虽然脑子里想的是一回事,但表面功夫还得做到位。不然故意那么拖拖拉拉,满朝文武和天下人不是傻子,恐怕早就会怀疑刘备有二心,从而坏他的名声。

    奏折写好之后,又过了几日,军情司的探子从河间回来了,前些年交代的事情,探子已经做得差不多,这次回来是汇报一下情况。

    得知那边的户籍资料,该隐匿的人员都已经做好,陈暮交代,让他们注意口风,不要泄露出去。

    按理来说,这种脏活应该灭口,但去做的这几人都是陈暮自己家族的人,也就是族叔陈猛那一批人,陈暮是他们的族长,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这种事情,自然也应该烂在肚子里,不可能说出去,因此陈暮就没有那么做。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