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大劫不只是商国的大劫,它必将席卷天下。 商国暂时安定了下来,但其他地方的动乱才刚刚开始。 齐国在不久之前答应出兵伐商,他们和商国并不接壤,想要出兵就需要借道……一番商议后,越国愿意在境内借给他们一条道。 越国愿意答应这件事,一来有女君牵线搭桥,二来他们和齐国同属儒教治下,算是同一阵营的,就算齐国起什么心思,儒教的圣君也会及时制止。 ——圣人大教,不希望麾下的势力内耗的太过严重,互相制衡却又维持着缓慢的发展,这才是最好的。 同样的情形也适用于吴国借道魏国,他俩是都是道教的属国,按理来说简单借个道不会出什么问题。 但那也是按理来说。 吴国远征军主帅赵亚夫领兵踏入魏国国境之后没多久,潜伏在魏国的情报人员就传来了两个非常重要的消息。 一、三十万魏越联军被商国曲向幺一战坑杀,无人生还。 二、一个神秘人闯入了魏国王宫,不知干了什么,引的魏国巅山境追杀数百里,最终似乎无功而返。 在得到这两个消息后,赵亚夫一番思索便让十万大军原地扎营,不走了。 敏锐的政治嗅觉让他意识到,魏国可能要出大事。 果不其然,没过一会,魏国的使者就找了上来,说希望吴国大军原路返回。 ……丢了国玺等承载着国运的社稷重物,边关和王宫的禁制随时会崩溃,魏王已经不敢让吴国这十万大军再待在自己的境内了。 但赵亚夫说什么都不走,一会儿托病不见,一会儿打猎未归,魏王派来的五十多个使者都快能凑个营了,愣是没一个能办成事儿的。 就这么拖着魏王也没什么好办法,他总不可能直接调兵围剿。 西部边军全军覆没,那边的缺口还没补上呢,他哪有兵力再来管这十万大军? 赵亚夫拖着拖着,终于等到了魏国的第三个剧变—— 国运崩了。 魏国边境所有的雄关都失去了国运禁制的保护,那高高的城墙根本挡不住轻功稍微厉害点的武夫,防守方的优势荡然无存。 不只如此,听说魏国那位巅山境也出了问题。 他的武祖始庙本来就是靠着国运供养才能建起来的,如今国运一崩,武祖始庙也就崩了……他或许比登山境强很多,但不会再是无法战胜。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