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要是在莫大的天下找褚岁岁、魏心蕊她们还真没那么好找,但是楚君回要找的人是齐、吴两国大大有名的女君,那还真不是什么难事。 他来到齐国境内后,随便问了几个人,便确定了朱邵思所在的那座城池。 卯寇。 齐、吴两国能顺利吞并魏越的国土,女君的借兵之策当居首功。 齐国和吴国在战后都表示了要重赏女君的意思,并且希望女君能全心全力来自己国家当政,然后放弃和另一个国家的全部联系。 以前女君能佩四国相印,是因为形势在那里摆着,现在天下三分,互相都是敌人,怎么可能容忍她继续在两国之间骑墙? 对此,女君只有一句话。 “若是齐、吴两国容不下我,我便去商国为相。” 齐吴两国一听女君态度这么强硬,瞬间便熄了逼迫之心,他们也承担不起女君加入商国的代价。 “得此一人,胜得百万雄兵!” 女君去齐国领了封赏,也去吴国领了封赏,她的腰间还是悬着两国的大印,一会儿为这边出谋划策,一会儿帮那边解决问题。 儒道如今还站在一条战线上,吴国和齐国的正面冲突不多,有女君居中调解,倒是让两国的边境少了许多战事。 老百姓不想打仗,不想生活在战乱中,女君办的事儿全办在了他们的心坎上,民望一下子就高了起来,被大伙儿亲切的称为“及时雨”。 咱这位及时雨后来选择了在齐国的卯寇定居,没人知道其中原因。 卯寇只是一个中等规模的城池,距离齐国国都非常远,距离吴国国都也不近,女君远行献策去哪边都不方便。 如果非要说卯寇这座城池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那便是这座城的书院很有名,从这座书院毕业了三位圣君级别的人物。 那三位每年还会来书院讲学一日,引的不少人争相前来学习。 以前卯寇的人流量全是这三位带动的,但自从女君来了这里嘛……那三个老头就不怎么够看了。 楚君回来到卯寇的时候,遇到了有史以来最奇葩的入城盘问。 “你是不是冲着女君来的?” “什么叫冲着女君来的?” 守卒指了指张贴在城门的黄纸告示,“女君自己贴的,你可能不识字啊,我给你念念……” “吾身负国家大计,日日形单影只,恐国君所赐爵位无承,若谁能在武道一途胜吾一招半式,吾不吝委身下嫁,与君传承香火……” “得得得。”楚君回打断了守卒,“这不就是比武招亲吗?”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