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有诗曰:“风流文采磨不尽,水墨自与诗争妍。” 在数千年前,儒家出了一位绝顶人物,他的才情乃是当世第一,据传此人有两绝,一绝是诗,一绝是画。 他的诗清新飘逸,意境奇妙,读他的诗总能看到那些非同一般的恢弘绚丽之景,但他的画却与他的诗不同,单调的很。 单调到只有两种颜色,一黑一白。 除此之外,什么颜色也不上,他曾对外放出狂言“夫画道之中,水墨为最上”。 《诗者剑》就是此人所创,在诗者剑这部技法的最后一页,他写了一句话,描述的是通往诗者剑最高境界的要诀。 “凡画山水,意在笔先。丈山尺树,寸马分人。远人无目,远树无枝。远山无石,隐隐如眉;远水无波,高与云齐——此是诀也。” 这句话每个学诗者剑的人都知道,但放眼古今天下,能悟透这句话的人没有几个。 因为这句话看似是在描述水墨画术的精髓,其实说的也是诗,也是剑。 “凡画山水,意在笔先。” 放到诗道上就是“行诗做句,意在景先”。 放到剑道上就是“杀前伐后,意在剑先”。 悟到这一层的人出剑时天地失色,唯留水墨,白是出剑者的意,黑是出剑者的招。 楚君回出剑时,留白之意唯是“杀”之一字,杀意先出,就定下了这片方寸之景的主基调。 “远人无目,远树无枝”,在天地失色展开的这片水墨中,一切都被模糊了,包括圣督的反应和感知。 “杀”是这幅画的主基调,只有楚君回手上的剑是墨黑之色,所以只有他才能在这幅画上肆意的挥洒笔墨。 其他人纵然挣扎,也不是这副水墨画该成的基调,要么被白渲染,要么被黑吞噬! “你是……儒教的哪位圣君?”圣督认出了面前这人刚刚用的那招是诗者剑。 他喷出一大口黑血,心凉了半截。 妈的,剑上还涂了毒! “我只是一个刺客。”楚君回冷漠的抽出长剑。 不出意外,圣督是用不出武祖始庙了,他刚刚那一剑附加了一百余种神意的控制效果,这人还能动弹都算是他巅山境的体质够强。 第二剑,枭首。 一切都很顺利,此剑过后天地再次回归到了正常的色彩中。 楚君回用吴王案上的木盒把圣督的首级装起来,扔到了乾坤袋,随后他收剑入鞘,走到了朱邵思的身旁,用诗者剑“识之愈真”帮她消去了脖子上的指印。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