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 翌日,早读前。 高一和高二的学弟学妹们围在走廊上张望。 一张张朝气蓬勃的脸庞透着新鲜与活泼。 而高三的学长学姐们,眼神或坚毅、或彷徨,不论有没有准备好,总是要走在前行的路上。 在有些清凉的晨雾中。 嘹亮歌声,红旗飘扬。 众望所归下,赵蒹葭同学作为学生代表上台发言,她身着校服,手持话筒,冰润的声音如解冻的冰河流淌在心间。 “同学们,我们走过十年寒窗苦读,而今三千米长跑都坚持下来,距离终点只剩百米之遥,以青春为名,立下誓言……” 高三学生基本都认识她。 暗恋的更是不计其数。 不过随着高中最后关头地迫近,这份心思就愈加显得渺茫起来。 在女生的世界,需要主动;但在男生的世界里,主动需要资格。 因此,就算有想法。 那也得掂量掂量,有没有那个实力。 正是因为距离太过遥远,恐怕才称之为白月光吧? 大会最后。 全体教师、学生集体宣誓。 当然,没有“引爆学校,不卸原神”那么激情澎湃。 有的,是当时只道寻常的故作轻松。 这时候的他们不会知道,他们隐隐已经站在人生的岔路口。 这是每个人蝴蝶效应的关键节点。 因为高考兴许意味着,要奔赴何方何地、与谁因缘际会,乃至于对未来工作、成家都有着深远影响…… 在干过这碗鸡汤后。 紧随其后的便是四月份的二模。 春雨的愁绪渐渐被初夏的温热所取代。 每当清晨值日生把黑板上的距高考天数减一,大家才发现时间原来过得这么快。 就连老师都不再暴躁。 以前讲题是,好好听啊同学们,这道题我只讲一遍。 现在都成了,同学们好好听啊,这道题最后一遍讲了。 转眼间四月过去了,五月又到了。 待到六月,同学们将各奔东西。 最后这段共同奋斗的时间,便是大家最后的记忆。 而这紧要关头,居然还出了几对情侣,晚上去操场散步、解压。 可能是压力太大了吧,班级或多或少都有些压抑。 顾烟是文艺委员。 于是撺掇陈垣午休后,给大家唱首歌解解乏。 陈垣本来有些害羞。 但身体先一步大脑行动起来,已经站在了讲台前。 我靠,我啥时候这么爱显眼了? 在同学们惺忪睡眼中,陈垣尴尬地说道:“那我给大家来一首《可可托海的牧羊人》吧。” 张宇带头鼓掌:“好!” 配合的掌声让陈垣多了些自信。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