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作诗下套-《反清复明:从策反雍正开始》
            
            
            
                
    第(2/3)页
    “嗯,韩大人请。”教谕点了点头,恭敬道。
    “那好,本官就不可气了。”说着韩墨便开始发挥他“精通古今”的天赋。
    “反覆无遗策,清凉七月诗。复成天上别,明日泪双垂。”韩墨悠然道。
    ‘反、清、复、明?’县丞自然是听懂了韩墨这藏头诗的意思,脸上满是震撼。
    不过让他更震撼的是,韩墨一个捐官得来的县令,文采居然会如此之好。
    “韩大人,我也来一首吧。”县丞站起身来,往下明月,沉声道:“反覆无多地,清凉咫尺天。复来溪上坐,明日是归年。”
    “好,好啊!”
    听到二人美轮美奂的诗句,教谕忍不住站起身来,鼓起了掌。
    “教谕大人,轮到你了。”韩墨摆出一副邀请的手势。
    “嗯。”县丞点了点头,然后开始在屋内走动了起来。
    每走几步,便作出一句诗来:一夜风吹雨,前溪水涨平。乍惊檐瓦响,偏照晓窗明。
    十步走下来,教育也成功将一首诗做了出去。
    “不错,不错。”韩墨摆了摆手,但随即叹息了下来。
    “县令大人,为何叹息啊?”教谕不解道:“难道是下官的诗句不够好?”
    “教谕大人做的这首诗,虽然极为通顺、连贯、新颖,但是缺乏意境啊。可惜了可惜了...”韩墨继续叹息道。
    “啊?!”
    听到韩墨这么一说,教谕立马变得不自信了起来。
    “是啊。”县丞看出了韩墨的用意,跟着附和道:“教谕大人,你这首诗的格局太小了。”
    “格局太小了?”
    教谕被二人这么一唱一和,弄的满头雾水了起来。
    “两位大人,还请指教。”教谕弯腰恭敬道。
    “教谕大人,刚才我二人所做的诗句,虽然初看不如你,但在深意上却是远超于你啊。”
    “是啊,教谕大人,你仔细琢磨琢磨我二人的诗句,肯定能看出些什么端倪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