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有了足够多的人来报名,那后面的事情就简单了。 看到姚崇还要说话,王霄干脆直接摊牌。 “不必多说,朕知道你们想要说什么。此事朕意已决,谁说也没有用。谁要是想要阻挠的,想要为儒门张目的。现在就可以放下官印走人。” 如果是大怂的文官,这个时候估计得咆哮朝堂,与皇帝对喷。 如果是大明的文官,这个时候估计得各种哭谏死谏撞柱子拍宫门啥的。 如果是某清的文官...这个时候直接就跪了喊万岁爷圣明~~~ 而大唐这里,大家伙互相看了看之后,都没有人说话。 这个时代的儒门大儒们,基本上还延续着儒皮法骨,融合百家的传承。 所以对于王霄弄出来的这些,并不会有那么激烈的反应。 而且再说了,大家好不容易才能做到身穿朱紫,怎么可能会为了这种事情轻易放弃一切。 “此事由礼部负责。” 等了一会没见到有出头鸟,王霄略带遗憾的吩咐“第一期三年,在长安城与各道开设师范学堂,招收生员进行师范培训。之后第二期十年,师范学堂继续开设招生的同时,在各州开设 普通学堂,正式开始教授。” “至于第三期,争取能在二十年内完成,那就是在各县都开设至少一所普通学堂,让当地的百姓们,能有摆脱文盲的机会。” “至于相应的费用,先从清查出来的田产之中划出一半来作为学田。如果还不够,那就继续追加。” 他顿了一下,之后跟着说道“此事乃朕亲自督办。谁要是敢在这个事情上伸手,那就是欺君之罪!” 姚崇起身,带着众多臣工们向着王霄行礼“遵旨。” 普及教育这种事情,不可能今天下决心,明天就能出成果。 这里可是生产力落后,民众普遍是文盲的大唐。 一夜之间就能推广教育什么,就算是玄幻小说也不敢这么写。 在王霄看来,能在三年之内培养一批老师出来,十年内在州一级开启普通教育,二十年能推广到天下各县就已经是非常困难的事情。 正所谓教育是百年大计,真正想要彻底完成全面铺开,估计真的得上百年的时间。 而且这其中还不能有各种影响,必须要坚定不移的一直推动下去才行。 虽然困难很多难度很大,可结果却是足以让人梦寐以求的。 因为普及教育的话,可以极大的提升国民素质。 说到底一个国家的基础就是百姓,而百姓的素质能力高了,国家的素质能力自然也就随之提高。 在这时代来说,大唐如果能够坚持下去做到这一点,那几乎就等于是未来某个大国,整体穿越过来了。 到了那个时候,就是真正的环顾四周,天下无敌手。 王霄不在意高力士得到了表格制作法的名气的原因就在于此。 那只不过是些许小道而已,现在他推广的这才是真正青史留名的事情。 李隆基的心愿不就是想要名声吗,那就给他青史留名。 大唐有着数千万的人口数量,过千万平方公里的庞大国土面积。 作为这个时代的世界中心,每天的各种事务之多,简直让人为之头皮发麻。 王霄已经将大部分的公务都交给了朝中臣工去处理,可依旧是有海量的事情交到他这儿。 为了能有更多属于自己的私人时间,王霄加强了秘书省的职权。 秘书并非舶来品,而是古已有之的名词。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