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鬼币-《我在聊斋修功德》
            
            
            
                
    第(1/3)页
    养足了精神,宋玉善便继续修习纸扎术了。
    这次她用掉了1点功德,兑换了3次提高悟性的机会。
    第一次提高悟性后,宋玉善便有茅塞顿开,豁然开朗之感。
    她左手拿起一张金纸,右手捏诀,法印隐于掌心,指尖翻飞,真气经由掌心法印缓缓灌入金纸。
    此时在她从心底里相信,她手上折的是真正的元宝。
    它应是金光灿灿的;
    它应是有重量的;
    它应是坚硬的;
    它应是……
    待元宝成形,手中的元宝,依旧是那个纸元宝,和之前折的好似没有什么不同。
    但她知道,这次她成功了。
    又拿起下一片金纸,继续折。
    随着一个又一个的元宝成形,她的速度越来越快,越来越熟练,对纸扎术的领悟也越来越深。
    一个时辰后,提高悟性的效果褪去,宋玉善回过神来。
    原来纸扎品的“真意”是来自制作者本身对作品的笃定啊!
    真气将她认为的“真”留在了作品中。
    知道了问题出在哪里,宋玉善就明白接下来该怎么做了。
    她又拿起了一张长三寸,宽一寸半的小纸。
    这便是她设计的代币了,不是元宝,也不是铜钱,而是宋家发行的鬼币。
    小纸正面印的有大大的“壹两”二字,被花草纹环绕着,背面则是福寿纹环绕着的“鬼”字。
    正反两面纸张四周边缘还印有云纹,纸张四角都有一个小小的“宋”字徽记,代表的便是宋家书局。
    这鬼币是宋玉善自己让作坊的人做的,除了一两面值的,还有五两、十两和百两的。
    她觉得还是纸币方便携带和存放,所以自己设计了这款鬼币。
    其实这样烧到阴间,材质、大小都不需要有变化的东西即使没有纸扎术加持,也能达到效果。
    但是宋玉善不想这款鬼币被轻易被人仿造,这样会降低鬼币的价值,增加她的成本。
    所以现在她要用纸扎术为这鬼币镀上一层特殊的真意,让它不像普通纸钱那样容易仿造。
    只要她相信,她便能利用纸扎术做出心目中的鬼币。
    制作完成后,鬼币肉眼看起来好像没什么变化,但她用天眼术去看时,鬼币却精致了不止一筹。
    它表面光滑,莹莹如白玉,“壹两”二字和环绕着它的花草纹色泽质感有如黄金,宋字徽记、鬼字印、福寿纹乃至边缘的云纹则是墨玉质感。
    如此一来,这样的鬼币,也只有同样修习了纸扎术的修士能仿造出来了。
    而且若没有她这样的造纸作坊帮忙印币,亲自制作一张鬼币的时间消耗可比折元宝大多了,毕竟鬼币上的纹路其实还是挺复杂的。
    只要仿造的代价够大,那这种币种泛滥的概率就小。
    若有人愿意付这个代价,宋玉善也愿意接纳别人仿造的鬼币,反正她只是想要一种定价明晰的代币,方便她在阴间行事罢了,不是想就此掌握阴间的所有货币。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