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五章 收购青衣社-《满香江》
第(2/3)页
就这样,青衣社从小做起,逐渐地打响了名头。
他们最辉煌的时候,也就是1975年他们上市的时候。
那个时候,青衣社几乎占据了香江所有工厂定制工装的一半份额。
可是,上市即巅峰!
青衣社从上市起,就开始走了下坡路。
先是它的创始人,在发了点小财之后,居然迷上了赌博。
最后,他把自己的身家,连同青衣社的股份都扔在了赌桌上。
让人惊奇的是,青衣社这家小公司的生命力居然还很顽强。
在创始人自己作死,退出公司之后,它居然没有倒闭。
在跟随创始人创业的四个旧人的支撑下,这家公司居然挺了过来。
尽管如此,青衣社的经营也是每况愈下。
因为,此时香江的经济环境已经在悄然地发生着变化。
由于人工成本的上升,大量的工厂倒闭,或者是外迁。
工厂少了,做工装的业务自然也会缩小,青衣社也就越发地艰难了起来。
幸好,那四个人的脑子还算灵活,他们居然也知道要转型。
于是,在他们的带领下,进入80年代后,青衣社由单一的工装生产,开始逐渐地转向成衣制造。并在全香江租了几间商铺,专门出售他们自己生产的衣服。
他们的衣服虽然式样稍微老了一点,但胜在便宜,倒也很受香江底层人士的欢迎。
于是,这家公司也就磕磕绊绊地维持到了今天。
......
看到这里,王大满对着杨超说道:“杨先生,这家青衣社的四位股东,你今天能联系到嘛?”
杨超沉吟了一下后,说道:“我想想办法,应该可以的。”
“这四位股东,每个人占青衣社5%的股份。”王大满说道:“以青衣社现在1000万左右的市值,他们每个人的股份不过值50万而已。”说到这里,王大满略微停了一下,才接着道:“这样吧!你找到他们,就说我出100万收购他们每个人手里5%的股份。
而且,这个价格只是我今天的出价。
到明天的时候,他们手里股份的价值将会大幅度地缩水。”
呃!
杨超楞了一下,但立刻肃声道:“是,王先生,我马上去办。”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