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83章 率兽食人-《少帝成长计划》
第(2/3)页
刘肥十三子,长子齐哀王刘襄,在年初病逝;次子东牟侯刘兴居,也在年初被刘邦一道天雷‘劈死’。
再加上被北军司马‘全旭’捉拿,在押解入京途中一头撞死的刘章,刘肥的三个嫡子,已尽皆失去。
悼惠嫡系仅剩的一人,刘肥的长孙,齐王刘则,也已蹊跷的死在了荥阳之战后。
“呵,陷于沼池···”
对于此时的内情,刘弘哪怕不完全知情,也能大概猜透其经过。
——要不了多久,在沼泽‘淹死’的齐王刘则,恐怕就会被偷偷送到长安。
但从此事,刘弘也总算明白:为什么历史上,薄昭那么受文帝刘恒信任。
实在是薄昭做事,太让人舒服了···
“陛下,哀王薨于岁初,东牟侯遭高皇帝雷谴,朱虚侯亡于入长安之途,今齐王亦薨,则悼惠一脉,嫡系皆亡。”
“依惯例,诸侯绝嗣,则当另立旁支,以全存亡续断之理。
一声意料之中的拜喏声传来,将刘弘地思绪拉回现实。
抬头望去,待等看清那人的面庞,刘弘无奈的长叹口气。
如果这句话,是某个脸生,甚至是某个刘弘没在史书上见过的人所说,那刘弘必然要怀疑一下,朝堂是不是混进诸侯的奸细了。
但开口之人那温润如玉的气质,让刘弘只能无奈的承认:为悼惠一脉求情,是朝臣必然会做的。
不关乎利益,也不有悖于政权稳定——存亡断续,是古华夏源远流长的道德价值。
在不远前的战国时期,诸侯列国互相征战之时,某一国灭了另一国时,也会按照‘存亡断续’的传统,妥善安置此国的王族。
不严谨的说:若非存亡断续这个观念,越王勾践,只怕根本活不到卧薪尝胆的一天——吴灭越而勾践不死,正是沾了‘存亡断续’这个思想传统的光。
“袁中郎所言有理。”
口是心非的表达出认可过后,刘弘的目光便从袁盎的身上移开,转到了柴武身上。
“车骑将军以为如何?”
嘴上说着,刘弘心底却是阵阵冷笑。
——都叛乱父子兵了,还想有亲戚做王?
就见柴武闻声而一肃,躬身一拜:“启禀陛下。”
“臣以为,不妥。”
当‘不妥’二字从柴武嘴中吐出,刘弘心底里长出一口气。
——呼~
——柴武还是靠谱的···
如是想着,刘弘却摆出一副诧异的表情:“嗯?”
“车骑将军何出此言?”
有了刘弘地引导,在殿门往里不远处的袁盎也是稍一拜:“敢请车骑将军赐教。”
闻言,柴武先是向御阶上一拜,后又回过身,向百十步开外的袁盎稍点点头。
“袁中郎所言,固乃神州之名亘古不变之古制,存亡断续,亦为古圣王之所为。”
“臣之意,非为‘存亡续断’之错谬,而乃悼惠诸子之罪,无德承陛下之隆恩也!”
说到这里,柴武便再次面向御阶之上的刘弘,郑重一拜。
“车骑将军令飞狐都尉棘蒲侯臣武,昧死百拜,以劾齐王刘则之罪!”
此言一出,殿内嗡然一静;所有人都将匪夷所思的目光,撒向柴武那孑然而立的身影,以及那怒火滔天的面容之上。
为了履行刘弘许下的承诺,顺利的把那数万万石粮食吃入,少府可谓无所不用其极。
包括以粮易物、以粮抵屋,乃至于‘打欠条’这样没品的办法,都被田叔提出在刘弘面前。
最终,刘弘还是坚定地否决了田叔的提议。
以粮易物,以粮抵屋?
且先不提少府有没有价值数百万万钱的物资,百姓需不需要那么多物资,光是这种开历史倒车,让经济手段倒退回‘以某物易某物’的愚蠢举措,就足以让刘弘敬谢不敏。
至于打欠条,更是第一个被刘弘排除。
——百姓带着一石粮食到少府,换回了一张‘七十五钱’的欠条;等将来去少府取粮,居然要在这个欠条之外在家十五钱?
时间久了,难免有人会将粮食保护价政策,理解为‘以每石十五钱的价格,把粮食寄存到少府’。
这与刘弘地初衷不符,也很容易引发许多争执。
最终,刘弘还是决定:硬撑!
强咬着牙,也要把这一关给过了!
实在是今年事端多发,又是粮食保护价大面积推行的第一年,这对粮食保护价政策的未来,实在太重要了···
只要今年,少府能按照刘弘对外做出的承诺,稳稳当当将关中的粮食吃下,那从今往后,粮食保护价政策,就将成为汉室雷打不动的国策!
反之,若推行第一年,就出现‘少府没钱收购米粮’的问题,那必然会严重打击百姓的积极性,以及对粮食保护价政策的信任。
失去了百姓的信任,将来再想推行,难度就将呈指数陡增。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