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86章 新钱五铢-《少帝成长计划》


    第(1/3)页

    “钱五铢?”

    就见张苍小心的将木盒打开,将盒中那枚钱币拿在手上,细细端详起来。

    这枚从未出现过的新钱,直径约一寸(2.4毫米),与秦半两钱、高祖三铢钱、吕后八铢钱一样——圆形,中孔方正,以彰‘天圆地方’。

    在钱币上,以小篆清晰的刻有‘五铢’二字。

    观察过这枚五铢钱的模样过后,张苍将钱币放在手掌,试着颠了一下。

    “嗯,重亦为五铢。”

    再看看成色,铜专属的红色里略透着一丝白光,使其整体呈现一种介意黄色和红色之间的眼色。

    “铜铅之比,至少当为六四之数!”

    暗自点了点头,张苍便将目光从钱币上收回,面色略有些诡异的望向刘弘。

    “嗯···”

    “陛下欲以此钱五铢一,充钱八铢几何?”

    本因张苍奇怪的面色,而隐隐有些困惑的刘弘,在听到张苍略有些心虚的询问之后,顿时苦涩一笑。

    ——好嘛···

    ——张苍这是以为,朕要学刘邦,发行面值十二铢的三铢钱了···

    无奈一笑,刘弘便稍一正色:“钱五铢,便得五铢之用”

    ——五铢钱,面值就五铢!

    听到这里,张苍面上疑虑才缓缓退去,重新端详起那枚精致的铜钱。

    再次确定这枚铜钱的成色,张苍终是将铜钱放回木盒,恭敬的交还到了刘弘手上。

    “若臣所料无错,陛下欲行此钱,乃欲废秦半两、汉三铢、八铢等钱?”

    张苍看得明白:刘弘拿出的五铢钱,其铜、铅比例,最起码也是五五!

    甚至很有可能是六四!

    如此高的含铜量,使得铸造这种钱币,从而获取利润的可能性大大降低。

    ——秦半两钱,铜钱比例也不过四六!

    太祖三铢钱那就更不用说了——哪怕有一枚完全有铅铸造成的三铢钱出现,也丝毫不奇怪!

    能在十枚三铢钱里,熔炼出三铢重的纯铜,都得谢上苍保佑···

    吕后下令铸造的八铢钱,虽然比刘邦的三铢钱稍微良心一点,但也就是铜钱三比七的比例。

    既然如此,刘弘推行这种铜、铅比例接近六比四的钱,就不可能为了牟利。

    很简单的道理——五铢钱铜铅比六比四,八枚五铢钱,能熔炼出将近二十四铢纯铜。

    八铢钱,铜铅比例则为三比七,五枚八铢钱,能熔炼出十二铢纯铜。

    而八枚五铢钱,和五枚八铢钱,其面值却是完全相同——四十钱!

    也就是说:如果五铢钱和八铢钱同时存在,那必然会有聪明人,想到这条发家致富的康庄大道——把价值四十钱的八枚五铢钱熔炼,得到二十四铢纯铜,再以这二十四铢铜,私铸出十枚八铢钱。

    里外里,四十变八十,瞬间翻倍!

    甚至可能会有更贪心的人,直接拿五铢钱熔炼出的纯铜,去铸造三铢钱!

    那利润有多少,就全看三铢钱的成色,以及那个聪明人的良心了。

    而这样的事,几乎必然会发生!

    ——汉初,高皇帝将铸币权开放,原本重达十二铢的秦半两钱,在汉室都出现了重量不足四铢的‘袖珍’版本!

    而那些重不到四铢的半两钱,却依旧是半两的面值!

    这,才是汉开国之初,通货膨胀根本刹不住的原因——所有人都在铸钱,还都是写做五块,读作十五的劣质货币!

    而在此时的汉室,即便私铸钱币依旧是重罪,但已被以上的利润,已然足以使利欲熏心的‘聪明人’冒风险了。

    那样一来,五铢钱非但不能成为通用货币,反而会成为国家撒出的福利,并导致私铸之风日益猖獗。

    刘弘自然也不是傻子,不可能连这一层可能性都看不见,所以,刘弘地目的已经很明显了。

    ——推行五铢钱,讲其他杂钱全部禁用!

    只有这样,才能解释刘弘所铸的五铢钱,铜的占比为什么会这么高——以更高的成色,尽快赢取百姓的信任。

    “此钱,铜铅以七三之比铸造。”

    刘弘的最后一声解释,更是将张苍心中最后的犹豫彻底击碎。

    就见张苍摇了摇头,拱手一拜。

    “臣昧死,以言陛下欲行新钱之失。”

    在得到刘弘的示意后,张苍几番犹豫,终是将自己的结论道出。

    “臣以为,若陛下行此钱,则不出三岁,长安将再现夕粮米石四千钱,名易子相食之惨况也!”

    张苍的反应,在刘弘预料之中。

    对于任何新事物,张苍这样的老臣,尤其是以黄老为政治纲领的汉臣,都必然会带着戒备去看待。

    对于张苍可能提出的疑问,刘弘也已经有了解决方案。

    “御史大夫但言无妨。”

    得到刘弘的许可,张苍就将自己的困惑尽数道出。

    “若行此钱,则秦半两、高皇帝三铢、吕太后八铢等诸钱皆当废;即废,则民之钱不复为钱,当若何?”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