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眼见主降之人横死当场,其他将领惊惧,再不敢言降。 座上黎源勖见这些人虽嘴上不说,但明显无有战意,若遇敌时,恐会直接投敌,缓缓出言道: “诸位心中恐惧本王明白,只是你们是在多虑,本王既然还敢留在这晋元城中,自然是有手段。” 众将闻听,都是看向他。 “那狄飞羽心高气傲,携大军深入至此,看似强势无比,实则战线过长前后难以相顾。 我等只需备好守城之械,只守不攻,其必无奈何。 况我父在时,经营庆州多年,又岂能无有底蕴。 而今大哥、三弟正在收拢大军,四面驰援,四弟亦自璞州调兵。 待我大军一至,他狄飞羽便插翅难飞!” 闻听此言,众将将信将疑。 黎源勖也不再多说,只是命人将王座抬到城头,亲自督战。 众兵士见王爷现场督战,士气大振。 狄飞羽大军修整一日之后,当即开始攻城。 只是晋元城城高池深,难以攻破。 狄飞羽见千军受挫,又从他处多面进攻,皆不能下。 眼见攻城不利,亲率大军冲锋。 黎源勖见此,对众将许下重赏之诺,又亲至高台,擂鼓助威。 守军既得重诺,又见王上与己同在,大为振奋,皆奋不顾身遇敌于城外。 狄飞羽几番亲自率兵攻城,亦不得而下。 如此,一连三日,连瓮城都没能攻入。 不得已之下,只得考虑长期围城。 不待其做好长期围城布置,便闻外间有大批人马来袭。 原是黎源嗣、黎源昭二人领人马来援。 狄飞羽见此,知事不可为,人虽心高,却不莽撞,当即组织大军撤退。 黎源勖见敌军退却,并不打算就此罢休,带兵出城,不与嗣、昭两部人马汇合,而是从侧翼袭扰。 后续又有黎源仁自璞州调兵支援,从北而来。 狄飞羽见敌军围来,并非齐至,又知黎源勖所率大军其实不过组建不久之新军,有多数以步兵为主,战力其实不强,当即决定以其为突破口。 他倒也是下得决心,自率大部队引诱敌军主力,另命手下先锋马震率五千骑兵直奔黎源勖部,打算擒贼先擒王。 这马震还是当初夜明用老杨身躯时在陈州收拢的人才。 此人煞气入骨,勇武自不必说,虽无帅才,却是不可多得之猛将,其所率骑兵虽狄飞羽征战这些年,履立功勋,被称为军中马上第一。 马震亦知晓此时情势急迫,选最得力五千兵马,在大军掩护下分批脱离,汇合在一荒野中。 随后,五千人马直奔黎源勖大军所在方向。 黎源勖部只有三百余骑兵,余下皆是步兵。 待前方探马发现马震骑兵杀至时,已来不及避开。 世人皆知,骑兵对步兵,几乎没有败阵一说。 那黎源勖部中兵士见骑兵杀来,俱是大惊。 黎源勖本人初见骑兵杀来,亦是惊诧,随后便真定下来。 主帅定,自可定军心。 面对马震所率精锐骑兵,黎源勖自知自己这些骑兵不敌,立马组织队伍聚拢一处,用上盾牌、绊马索等暂且护卫。 马震带队,试图冲散敌军队形。 步兵只要队形一散,在骑兵面前便只有死路一条。 面对马震骑兵的不断冲锋,黎源勖似乎真的顶不住,不断有外围队伍被冲散,其却只能指挥队伍不断后撤。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