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九章 一府之地,吏员自治?-《崇祯遗嘱:我祖宗朱元璋没死!》


    第(2/3)页

    而若是李自成等从没当过皇帝,没有处理过朝政,那么哪怕当下只占一隅之地,它们靠自身也没办法处理,只能赶紧想办法提拔或者抓些官吏或者读书人顶上。

    偏偏崇祯自身处理朝政二十年,对于行政治民都相当清楚,这样一来,这个方法当真有了施行的可能性了。

    要知道,明朝皇帝若是偷懒不理朝政,那么二十年不上朝,甚至一直荒淫无道,也完全混得过去。

    但是要是愿意管理,那当真是事无巨细,都可以插手。

    各种朝中事务,奏折内容,皇帝都可以批改给出意见,可以说要忙是真的可以很忙。

    当年的朱元璋时期,皇帝直接是六部、五个都督府以及一百多名监察御史的唯一协调人,整个朝廷的事情,他是当真都安排的。

    这么多年历练下来,崇祯的政治情商天然不太够,但是执政的能力随着二十年如一日每日早朝加上批改奏折,当真算得上是炉火纯青。

    转化为这一地主官,最多也就是需要适应适应,能力上不会有任何问题。

    “此法可以试试。”

    思索一会,发现确实没什么明显的问题之后,朱元璋直接应许了下来。

    既然这个办法听着可行,那就直接试试,大不了就是重头再来。

    反正如今大军在手,而且还有他作为后盾支持,就算这次、下次、下下次的新政都失败,新明也完全承受得住。

    “不过,用那些吏员之前,同样需要清洗一遍,里面有问题的人,不会比官员少。”

    见崇祯听见之后一副想要立即动手的激动劲,朱元璋又补充一句,提醒他先把做事的人手弄好。

    大明吏员的收入懂得都懂,朝廷开的工资可谓少得可怜,单靠那点收入,只怕单身汉都难得养活得了自己。

    并且官吏不互通,当了吏员想升职当官几乎是完全不可能的事情。

    按说这样的情况,吏员应该很难找,很难凑齐,但是实际上,在民间吏员可谓比小官还要吃香。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