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大明京郊,在册的田地数量约莫一百三十万亩,但是按照吏员们传来的信息估算,实际在耕面积,可能在两百万亩以上! 与之相对应的,还有人口上的藏匿,已经回到家园的十五六万农民中,只有一半多是在册大明户籍,其他的,全都是隐户。 京城首善之地,尚且如此,整个天下,不知是什么样子! “当真是一代一代,辛勤积攒。” 崇祯看着这些数据,脸上已经没有多少波动。 隐藏近百万亩的田地算什么?他朝廷的官员勋贵,可是仅现银就有几千万两,更不用说那些高官在老家的田地与家财。 “看来,朕至少数年内,都不必鼓励开垦田地,就能多出近倍田亩;不必鼓励生育,便能多出无数子民啊!” 长长舒出一口气,杀贪杀腐之心愈发浓烈的同时,崇祯感觉自己对太祖的敬仰不由又深了一大层。 若是当时直接收归原本大明的疆土,那已经在册的税收或许能够凭借兵力收到,但是藏在暗处的另一半土地与人口,便就此消失在他的视线中。 多忍一段时间,让天下那一半被藏匿的土地与人口现形,这完全值了! “陛下,山海关来的一万将士到城门口了,是否现在让他们京城?” 就在此时,有太监前来禀报。 五天之前,崇祯同时下达各类政令,以及调动山海关一万新军将士的军令,如今接到军令的士卒已经赶到。 听见这个消息,崇祯精神一振。 “速速调派他们入城,安排休息!” 虽然到今天为止,仍然有三三两两的农家出城回村,但是最大量的一批,已经在前三天走完,并且开始进行春种。 崇祯这两天之所以收到各种消息情报之后,没有任何动作,就是在等这支队伍! 看似如今的新政一片通畅,但是实际上,这一切都建立在新军将士身上。 百姓听令,是因为有吏员的引导,以及新军将士的保护,而吏员之所以听话,也是因为新军将士的陪同。 城里一万的新军,已经被崇祯用出花来,于是,有了现在国库不断充裕,各处积极向上,安全无忧的环境。 可是,仅以那一万新军将士,崇祯能做的也就仅此而已,再想做更多,就只能等待有士卒闲余下来。 所以,田地的问题出现好几天,甚至耕作春种也因为人力调配出现了问题,他却一直不处理,并不是他在等待时机,而是人手不够用了。 山海关一万新军一至,他终于可以多做些动作! ———————————— 新军入城的第二天,崇祯便带着这一万新军,朝着京城之外赶去。 而原本的一万骑兵,此时出城时,身下却再无马匹,甚至连手上,都在兵器之外,多了农具。 城外的田野天高云淡,春意盎然,远处的田野间已经有大量农作的百姓。 看着这支人数众多,但是与此前四千乡间护卫军一样穿着的新军,不少人都显得颇为好奇。 “王吏员,如今闲置的土地,主要在哪一块?” 崇祯身边,敬陪一名中年吏员。 这人在这几天的工作之中表现相当突出,加上还正好属于无过往罪孽的那一小撮吏员,于是崇祯便提拔了他一手,令他暂时负责通查京城城郊抛荒情况。 “回禀陛下,如今主要的抛荒,都集中在西面,这面正迎着闯贼来的方向,应当是不少原本百姓出事回不来了。” “零散的抛荒多处于之前各位公侯老爷们的地界,里面全是佣农或者奴才,好些趁机就不回去了。” 王吏员忐忑恭敬,言语详尽清楚,看着颇为本分的样子。 崇祯点点头,让他带领自己等人先往大量抛荒的地带去。 春种的时机已经快要结束,当务之急,首先是把粮食种上,至于划分田地、清量丈亩的事情,等土地上种上粮食了,也再做不迟。 到达抛荒地点,果然,城郊西面的大片土地上,仅仅只有寥寥无几的农夫在耕种,其他大多数的地,都还荒着。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