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二章 组建班子,新政雏形-《崇祯遗嘱:我祖宗朱元璋没死!》


    第(2/3)页

    经过他此前让将士与太监们将不同类别的政令也分门别类,如今安排政令已经相当有条有理。

    崇祯此令,也正是将当前的状态以法令的形式,确定下来。

    事实上,区区一个辅助撰写政令,且条条政令的撰写都要崇祯亲自确定内容的部门,要做的事情种类也就那么点,寥寥几句话,这执笔监便算确立完成。

    再之后,就是用来帮助治理各处乡村的村办监。

    村办监在崇祯心中的定位,当是与执笔监类似,本身并不能做任何施政之事,只起到崇祯下令之后,将命令具体化为可执行政令的作用。

    而且,这些政令,也全部需要在规范化的空头政令中选择,然后经过崇祯确认,方可发布。

    确保所有的权利,尽皆归于崇祯一人。

    “村办监......当前先以执笔监人员为临时工作人员,另专调殿前将士五十人,入村办监专司空白政令整理!”

    村办监,到底是特别一些,毕竟此前的大明,针对乡村的政令实在少,而且相当一部分还都是极其宽泛的政令。

    此前的大明,乃至于前朝,都没有细致到管控村级行政单位,故而,村办监估计不少的政令都得靠崇祯原创撰写了。

    这样一来,村办监就不能像执笔监那样,直接用现成的政令整理成空白政令。

    不过,关于这一点,崇祯同样早有预案。

    “村办监整理空白文档,当下以过往涉及乡村的政令,以及县令等一地长官的政令为依凭,为朕将其细致分类,以便朕审阅。”

    虽然没有直接的政令可以照抄,但是村令、县令,差别主要也就是层次的差距,但是工作的性质是相仿的。

    如此一来,崇祯便可以从县令县尉相关的政令中,挑选可以应用到村令村尉的政令。

    “传令担任县令县尉的吏员,官吏村中事宜的处理,都要定期每旬归总记录,上呈至村办监。本旬应当每日记录,通过乡间巡查军上呈!”

    除此之外,村令们本身处理事宜的记录,自然也可以作为村办监空头政令的来源。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