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五章 全民捐粮-《贪吃小悍妃》


    第(2/3)页

    以前还可以托关系给个别子侄安排个小吏再慢慢往上爬,但如今各部的官员变动太大,很多还是清高的贫民子弟,所以这条路就走不通了,如今温婉儿无疑是给了他们一条新路,还是一条很有油水的路啊。

    要知道市盐司、互市司都是和银子打交道的部门,以前是瑞靖王和温

    景明几个管控的,插个人进去千难万难,如今却是可以光明正大的进去,这对那些仕途之路走不通的人来说是最好的出路,别看这些小官可能都是八品九品的,但都是实权派,至少说起话来比那些太傅、御史什么的要腰杆硬多了。

    至于怎么分金牌温婉儿没参与,永德帝与众人商量了一下,最终决定金额排名前三的是每人五块,前十的是每人四块,其次金额达到万两白银的是每人三块,其余则是每人一块,当然,没捐的就一块都没有。

    这让不少人肠子都悔青了,早知是这样,他们绝对捐到万两以上,平时走个关系都要花费不少于万两了,如今却是白白失去了良机,也不知现在补上还来得及否。

    当然这话没有人敢说,否则这就不叫捐赠,而叫买卖了,看着其它人兴高采烈的分名额,他们也只能羡慕的看着,同时也在担心日后会一会被皇上厌弃,影响了自己的仕途。

    温婉儿看着大臣们说得差不多了,又提出要对民间的捐赠给与奖励,至少要登记在案,等战事胜利之后或减免赋税,或是奖励土地等方式,让这些为国出力的人都能得到些奖赏,永德帝自然是准了,若是大周子民都能动起来,缺粮之困何愁不解,等胜利之后自然要普天同庆,减免赋税是必然的,他多奖励一些时日就是。

    当然军中物资缺的不只粮草,温婉儿又与刘扬举带着户部官员奋战了两天,才终于把这一切都敲定,而这两日中,捐赠物资被权贵们十分及时的送了过来,有些甚至贴心的打包好,并把马车都准备好了一起送来,效率比以往不知高出多少,让刘扬举直叹:只要利益足够,没有调动不起来的热情啊。

    而这还没完,当募捐令发下,各地响应者众多,不少人是真心想为国家出力的,拉着东西送到了附的的府衙,由官府负责记录并安排运送。有些是奔着奖赏去的,既然朝廷说日后会有嘉奖,自己多少送些,万一这嘉奖很大自己也不至于吃了亏。有些则是在从众心理的驱使下跟着做的,既然大部分人都做了,自己不做就是很奇怪了啊。

    但不管如何,当刘扬举看到最终送过来的一堆堆账本后,整个人半天都没回过神来,这比他预期的多得多,按着册子上的数据算,这些粮草支撑大周军队三年都不成问题了。

    温婉儿只是在感叹了一句人多力量大之后,又一头扎进了工部,打仗最重要的就是兵器了,所以工部负责督造的各开兵器则成了她跟进的重点。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