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略施小计,挽救科技馆-《电子大唐》


    第(2/3)页

    “不,不,不,这不是折寿你,这是孝敬您老人家的,您看您老人家一辈子为这科技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我这边看不下去,所以专门拿出一笔钱,作为资助,资助您老人家生活的。”叶继明说道。

    “我这绝对,绝对,绝对不能要。”金老师还在假装的推脱。

    “您要了吧。”叶继明说道。

    “好吧。那我就要了”只看见一脸难为情的金老师把银行卡收入到了口袋中。

    最后,双方愉快的在会议室中进行商谈,商谈到,我们将会定于在九九重阳节的时候,举办为期一个月的展览。并在提前一个月的时候,对展馆的物品进行搬迁,整体搬迁到新的展馆。

    新的展馆将会使用板房,实现快速的搭建。

    整体商谈完毕以后,两人惺惺相惜,然后互送到科技馆的门口,最终金老师目送这位财神的离开。

    后世,在大唐书中,记录到,在另外一个时空中,叶先生,直接购买了一个科技馆,利用科学之术,送到大唐,展览,最终引起全民科学热潮。

    并在这期间,叶继明专门弄了一个门,让他们能够快速的通过此门,到达俗称的非洲的地区。

    至于这做门,叶继明是这样解释的,说道,这是我们公司的新科技,花费重金研发的时空门,可以瞬间移动到一个地方。

    其他人也没有怀疑到什么。

    ``````

    这边,叶继明来到了唐朝,开始寻找地方搭建新的板房,开始筹备九九重阳节,此时距离重阳节,只剩下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时间有点紧。

    叶继明,选择的是相应的活动板房搭建,找的是明道舞台的明师心,负责搭建相关的板房。

    在长安城外,直接从县衙那边划走了五十亩的荒地。作为相关的板房搭建的土地。

    当然了,这些土地在唐朝都属于无主的土地,作为拥有现代化平地机器的叶继明来说,这根本难不倒他,直接从后世弄来一台捶地的机器,每天长安城的居民都能听见外面都有大动静。

    刚刚开始看见,那么大的机器,都吓到了,后来也就逐渐的熟悉了,乃至于一到竣工的时候,长安城的居民还不是太适应,什么时候,这长安城竟然如此的安静了。

    不过现在他们还需要忍受这巨大的声响。

    经过为期半个月的事件,板房按照惊人的速度搭建起来,这种搭建速度,震惊了所有人。

    至此,在这长安城,又有各种风言风语。

    郑汝安,此时也没闲下来,此时手机朋友圈已经用上了用途,他们开始疯狂的加好友,然后散播,这是动用长安城的龙气为他盖房的。

    叶继明听到后,有点郁闷,专门弄来一个大喇叭,整天的在施工现场,喊道:“这是科技,这是科学,我们弗朗机国使用的是科技,创造出来的盖房速度。”

    “唯有科学技术才是第一生产力。”那大喇叭上每天这样喊。

    有一个人,每天重复说一句话,再不相信的人,也会相信这件事情,这就是一个相当好的例子。

    长安城的居民相信了,这是科学,这是科技。

    叶继明正是靠着科技才达到了如此高的盖房力度。

    人人传播。

    这天,叶继明走在这长安城中,看见这长安城已经开始流行每天读上一篇关于科技的微信公众号了。

    每天讨论的内容,从谁家怎么了,谁家那么,东家长,西家短的变成了。

    科技是什么,这个世界上有什么科技。

    什么是热力学三定律,什么是双缝干涉实验。

    长安城的居民沉浸于各种科学实验。

    ``````

    贺浩江是这长安城的居民之一,他是最早收到郑汝安那一堆五姓七望的人的蛊惑的,然后自发的来到这施工现场进行游走。

    郑汝安是从手机上学习到美帝的方式,成天的举着一个牌子,在外面静坐。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