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我的铺子-《穿清》


    第(2/3)页

    至于做麻酥的师傅是江苏苏州人,当家的姓严,夫妻俩只有一个女儿,嫁到了京城,怕女儿在京城受委屈,因为,夫妻二人也离乡背井的从苏州来到了京城。

    人家在老家,本来也就是开酥铺和卖些糕点的,据说生意还是不错的。

    前几年也开过,只不过,人家是那种流动摊贩的,赚得不多,还老被人欺负,而要租下一间铺子吧,又没那资金。

    人家有个远房亲戚在四爷庄子上做活计,人家本来是想去投靠亲戚的。

    人家倒不是说想去庄子或者来府里打工,只是想着,亲戚愿不愿意出面,和他们一起合伙做生意。

    谁让人家是皇子府上的人呢,怎么着名头也响些,一些苛捐杂税的,也不用交,至于什么黑道白道的,也不敢上门来惹。

    只不过,人家亲戚也不是庄头,也没办法,便拒绝了。

    正好,沈琳想找会江南小点的师傅,人家便把这对夫妻给举荐上去了。

    那时候四爷也在江南,只不过,人家临行前有答应过,让沈琳自己做主,还提供了沈琳生意的启动资金五十两,四福晋个人赞助二十两。

    江南会馆附近的铺子的租金,一般都是一年一百两以上,沈琳银子少,可让她再拿些零钱了,也确实没有,毕竟平时也要打赏府里的一些人。

    因此,她的那间铺子,虽然说是江南会馆附近,就是离江南会馆,是隔了有一条街的。

    由于隔了一条街,因此,价格也算合格,前铺后院,也挺大的,而且一年的租金也不贵,才二十两。

    那时候听到这个租金的时候,不管是福晋还是宋氏都觉得,就这种铺子,哪会有啥生意,不过,人家都决定了,她们也不说什么了。

    虽然大家对这铺子都不是很抱希望,不过,沈琳还是信心满满,倘若真的生意不好,咱也想好退路了。

    那间铺子前铺后院,那个后院还挺大,除了拿了三分之一做工作坊之外,另外三分之一便是严氏夫妻平常住的地方,另外的三分之一可以拿来租给来京城的江南学子。

    虽然附近就是江南会馆,而且放眼京城,各省的会馆都没有江南会馆来得面积大,占地广。

    可饶是如此,大比之年的时候,江南会馆,还是住不下所有的。

    而且有的人还未必愿意入住,毕竟是人都知道,江南才子多,因此来江南会馆的人自然也多了,人多了,自然嘈杂烦乱,会影响真正想要读书的人。

    因此,那三分之一拿来租给学子正好。

    沈琳有和严氏夫妻说过,价格过得去便好,咱也不是靠这个赚钱,最重要是人品好,更加重要的是看这个人学子是否是潜力股。

    你说人家租了咱的院子,中了进士啥的,多方便下一个租客啊,这完全就是活广告!!

    所以,让严氏夫妻招人的时候,得放亮眼睛,眼光要放远些!!

    当然,摆在面前的便是生意和客源!!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