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七十七章 隐隐作痛-《绝代天骄之问鼎天下》
            
            
            
                
    第(2/3)页
    他借着转身之机,已将密函掉包。当面烧掉的,不过是属下呈送的寻常信件。
    并非他不信任薛若涵,莫大可十分清楚,涉及皇家权势争斗的残酷,他并不想让薛若涵卷入其中,更不愿她因此受到牵连。
    施聪细细看过内容,若有所思,回复道:“报案人确是在隐瞒身份,信函也是匆忙写成,字迹尚未干透。看来,他也是刚刚得到消息,考量许久,才想到借助于我六扇门,提醒朝廷有所行动,防患于未然。此人即便不是若涵的密探,也对我六扇门有所了解,否则不会赶在危急时刻,将消息泄露给我等。卑职分析,此人不会是江湖中人,也不像是朝廷官员。信的内容并非捕风捉影,十之七八真实可靠,可惜他也无实据。”
    莫大可笑容可掬,轻笑道:“和老夫判断相差无几,不过关于举报者身份,老夫不大认同。如今情势不明,莫要轻言下定论。当务之急,不是追查他的身份,而是核实信中内容是否真实。我等兵分两路,我即刻见驾面圣,你速带人马,暗中支援若涵。切记,要秘密查探,万不可暴露行踪。”
    莫大可离开大理寺后,即刻前往皇宫内城。
    皇城内外已建造完工,整体布局气势宏大,庄严肃穆,金碧辉煌,蔚为壮观。
    迁都很是顺利,年后一连数日的庆祝仪式与活动,让圣上感到十分疲倦。
    在接见完大漠部落的使者后,圣主躺在卧榻上睡了过去。
    圣上睡得很香,尚沉浸在庆典的喜悦之中。
    新年当日,迁都庆典正式开启。
    诸番邦使节,藩属国使臣,甚至二三十个番国的国王首领,齐聚京城,向圣主道贺,并宣誓效忠帝国。
    来自于占城、爪哇、真腊、旧港、暹罗、古里,大食,波斯等地的番邦属国多达百余个,欧罗巴的大秦,佛朗机,弗兰克,英吉兰等国,虽未派遣使者,却也有不少传教士亲临庆典活动,目睹了万国来朝,四海宾服的盛况。
    他们代表各自国家,表达愿意向帝国朝贡,并与帝国建立更为紧密的联系,拓展双方的贸易。
    圣主龙颜大悦,对不少番国予以了赏赐。朝廷上下,皆称颂圣上开疆拓土,英明神武,其文治武功不逊于汉唐。
    当然也有一些反对之声,个别言官上奏,圣主好大喜功,几下西洋,劳民伤财,又对番国大加赏赐,得不偿失。
    圣主并未予以惩戒,只是训斥其鼠目寸光,迂腐保守。
    他辛辛苦苦拓展万里海疆,不仅是平生夙愿之一,更是要为后世留下一片可开拓之地。经营海外贸易,不仅可为后世带来取之不尽的财富,更会密切与各国的联系,将帝国的盛名传扬四海。
    他之所以未完全放开海贸,只是出于防止帝国百姓的流失。
    他早已收到闽浙地方官员的奏报,不少当地百姓,已跟随着出访船队或是私家船只,到南洋,甚至马六甲等地定居,落叶生根。这正是他所担心的一幕。
    海贸一旦完全放开,帝国沿海的百姓移居海外,分布在南洋诸岛屿之间,不便治理不提,更会造成各地大量劳动力的流失。青州府的惨重教训,便是前车之鉴。从青州府抽调人力,经营辽东的移民之举,虽加速了辽东的复兴,却对青州府带来惨重代价。
    若真如言官所讲,他开疆拓土,北征大漠,修筑长城运河,营造燕都,经营安南、辽东、奴儿干,稳固乌斯藏及中南半岛,派遣大批船队,出使南洋,西洋等地,哪里来的钱财?恐怕抄几个勋贵的家,也是杯水车薪。
    若非海外贸易,带来源源不断的白银,任何一项举措,都会在帝国内部掀起惊涛骇浪,黎民百姓不将他撕为碎片才怪!
    他并未责怪这些言官,更无心再去思考后世的事情,他只想好好睡上一觉。
    自登极以来,他难得有几次安稳觉。而莫大可的到来,搅醒了他的美梦。
    圣主屏退内侍,看罢密函,面色铁青,沉默不语,良久才问道:“都有何人知晓此事?”
    莫大可谨慎地回禀道:“启禀圣上,只有微臣一人知晓。微臣收到密函后,觉得虽无真凭实据,但兹事体大,不敢有片刻耽搁,即刻前来面圣,未曾泄露消息。”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