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生死攸关-《农女医妃种田忙》


    第(2/3)页

    “怎么了,可是发现什么不妥的地方?”小侄女久久没有放下撩起的车帘,金玺一时疑惑放下手中书卷问道。

    闻言,滢乐忙收回视线,转头迟疑道:“小叔叔,今天街上的人少了很多,卖东西的摊贩都不见了。”熟悉的嘈杂喧闹突然消失干净,让人心中一下子十分不习惯。

    “小姐,还是先去鹿萍书院吗?”银雯隔着车门请示,每回休沐日返城,主子都要先送五老爷去书院,然后才回仁济药铺,她不过循例请示罢了。

    “去书院。”简短三字传来,魁叔当即驾着马车往东城方向驶去,鹿萍书院位于溧阳县城东郊溪峰山脚,乃当世大儒方先生一手创建。

    说起方先生就不能不提一下方家祖上的辉煌事迹,大荣开国之初,方家先祖曾随荣太祖马上得天下,却在荣朝建国之后急流勇退,上缴手中所有兵权,带着家人回到祖籍溧阳县开始了种田读书的耕读生涯。

    当年跟随荣太祖打天下的功臣个个封侯拜相,位极人臣之时,这位方统领却突然急病去逝,死前留下遗言,后世子孙不许以武入仕,即便靠科举做官,也必须等到方家三代之后。

    方统领武艺不俗,一身本领只教给了大儿子,老二生性喜欢读书,不喜舞刀弄枪,老三被妻子娇宠,吃不得练武读书的苦。

    老大方尚武虎目含泪应了父亲临终意愿,等方老统领死后,他带着家人搬离了溧阳县,自此天下之大却没了方家人的消息,等大家再次听到有关方家的消息时,已经距离大荣朝建立又过去了将近二百年。

    彼时乃荣高祖年间,方家后代子孙方文海一举高中探花名扬天下,成为大荣朝开国以来年纪最小的探花郎。

    方探花文采风流,儒雅清俊,皇帝有意召为驸马,谁知方文海早已在乡间娶妻,不肯抛弃糟糠之妻另娶公主。

    众人为他捏把冷汗之时,皇帝却大笑出声,称赞方探花有情有义,不愧是方家后人,有好男人的大担当,并当即下旨赐封他为翰林院编修,又着意给了庶吉士的职位,日常留在御前做事。

    方探花年轻有为,顺利成为天子近臣,故事在此时才刚刚开始,方文海凭借自身才华文采,成为天下文人表率,不到四十岁时便入了内阁,然后一路平步青云坐到内阁首辅的位置后,学先祖方老统领急流勇退,回到溧阳县开办了鹿萍书院。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