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七章 流言骤起(二)-《汉皇刘备》
第(2/3)页
诸臣见荀彧出面,他们心中也长吁一口气。荀彧主动揽事,证明此事大将军府一直在关注跟进。若是荀彧不闻不问保持沉默,那搞不好就是刘备要借机大搞株连了。
在这里的几人中,太傅杨彪刚与刘备妥协;伏完与董承是外戚,没有天子的指使他们不会擅自行动;卢植就更不用说了。既然这里的几个人都是可信的。荀彧就直说了:“府中已有安排,还请诸位对此事暂时保密。”
这种涉及到帝位的流言,从来都是很忌讳的事情。诸人唯恐牵连到自己身上,连忙答应下来。天子见此事已经说开,便命诸人各自退去。
诸臣退后,天子入内闱,伏后迎住,忧道:“陛下,听闻外间流言四起,传大将军欲夺位,不知是真是假?”
天子眉头一蹙,责问左右道:“是谁胡嚼舌头,惑乱宫中?”左右跪伏一地,莫敢对之。天子此时虽然掌控不了天下,但要杖毙几个奴婢,那还不是随意?
伏后性格柔顺,天性慈惠,见天子动怒,忙劝道:“陛下勿怪,是本宫无意间听见宫墙外传来的声音。”齐王宫虽大,却怎么也比不上洛阳与长安的帝居之所。齐王府一墙之隔,便是市井,虽有改建,但要说完全隔绝人声,却也不可能。
天子听了皇后的解释,方才展眉,对伏后笑道:“皇后且放宽心。大将军对大汉一片赤血丹心,此时仍领兵在外为朝廷征战。外间所传,不过是一群跳梁小丑所制造的无稽之谈罢了。”
患难夫妻,感情总是要比普通人家来得深厚一些。伏后听了,稍散忧愁,陪着天子细声说了一会话,这才一齐就寝。
不止董承,张绣也接到了密信。不同于董承接信之后往见天子。张绣却是径往贾诩府中去了。张绣勇武过人,但在大事上,却很依赖贾诩。在荆州的几年相处间,两人彼此信任、默契配合,一直到了今日,仍是如此。
张绣刚来青州的时候,也曾经犹豫过,面对着青州集团这个庞然大物,是不是要与朝廷站在一块来抱团取暖。结果还没来得及把思路理顺,就被调至前线。与冀州一场大战下来,彻底明白刘备实力的同时,也熄了心底那蠢蠢欲动的小火苗。
贾诩在给他的信中说得很明白,是要挤上一条腐朽的、必沉的旧船。还是舒舒服服的做一个新王朝的开国功勋?张绣不傻,自然知道该如何选择。之前有那种想法,只不过是他到了一个新的环境,惧怕被吞并的那种不安全感的体现罢了。几番接触下来,刘备有能力有手段,也能容人,张绣也便就逐渐的放下心来。现在只是还没有正式表态,定下名份罢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