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三章-《汉皇刘备》
第(2/3)页
钟繇说道:“大将军盛怒之下,谁敢不从?”言罢就拿眼去看孔融。
孔融一看钟繇这眼光,心中顿时就明白了,糟了,掉坑里了,钟元常哪里不知道这么搞有弊无利。但他还是义无返顾的这么干了。肯定是有原因的。
一是刘备正在盛怒之中,估计就是想劝也难以劝进。二是这么一搞,等不良影响出来了,再去上书,刘备自然也就冷静过来了。钟繇只怕是早就不想这么搞了,然后就在这里等着自己呢。
孔融心里转着念头,就见钟繇继续说道:“文举誉满海内,又与大将军相识多年,既然文举觉得如此不好,便请文举看在长安百姓的份上,代我上书大将军,恳请幕府收回成命罢。”
钟繇确实是想过这个问题了,之前他是同意的,毕竟长安损失颇重,对于搜捕敌对势力,他是举双手赞成。但随着时间的推进,现在管亥显然有些用力过猛了。
钟繇与管亥交流过。但管亥一心想要雪耻,又哪里会听钟繇的。管亥是刘备麾下老人,又负责管理比较敏感的部门。而钟繇不是刘备的嫡系,劝过一次没劝住,心里就开始想其他办法了。今天孔融跑了过来提出这个问题,钟繇马上就打蛇随棍上,把主意打在孔融身上了。
孔融本来就是狂士,又是刘备的老相识,就算说话不招人听,刘备也不会怪罪于他。而且管亥也与孔融有旧。想当年管亥为匪时,就是在孔融治下的北海捣乱。孔融打不过管亥,这才把刘备给招了来,而后才有管亥的今天。想必这一段香火情,管亥还是要念的。
孔融听了钟繇的话,不禁莞尔一笑,钟元常是个老滑头啊。也罢,既然他说要自己帮忙,为了关中百姓,自己也是要义不容辞啊。于是孔融就笑道:“行,我上书,你也署名。然后把你家中藏酒,给我十坛。”
钟繇眨眨眼,道:“五坛!”
孔融道:“八坛,一坛都不能少了。”
钟繇哈哈笑了起来:“成交!”
一封奏书,飞快的通过邮传系统,送到了临甾,刘备看到了这封孔融打头,钟繇附议的奏书,不禁大感头痛,管亥在关中搞什么?这是要搞白色恐怖吗?心中却是更加坚定了要更换情报部门负责人的决心。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