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父亲、李文博、阴九章…… 庆历元年的三鼎甲,竟有如此多的恩怨纠葛和理念纷争。 而镇武司,从诞生之初,就伴随着这样的争议。 它究竟是维护秩序的利器,还是破坏规则的凶器? 或许,答案不在机构本身,而在执剑之人。 我深吸一口气,眼中恢复冷静,沉声下令:“沈默!立刻按李学政三策部署!” “周奎!即刻起草安民告示,拿我的帖子去府衙,用最快速度联合发布全城!要快,要稳! “徐顺!备马,我亲自去一趟唐家堡!长风兄,随我同行!” …… 接下来两日,成都府内的局势演变,果然一如李文博所料。 先是城中几家与通源钱庄有业务往来的票号,门前突然涌来不少储户,嚷嚷着要提现银。 幸亏安民告示贴得满城皆是,又有衙役巡街宣讲,明确只查通源一家。 且官银担保其他信誉商号,这股苗头才被迅速摁下,未成燎原之势。 几乎同时,市面上低价抛售真气晶石的风潮骤然加剧。 价格甚至被砸到了“十八两兑三钧”,显然对方已是狗急跳墙,不顾血本地想要套现。 我得了李文博指点,早有应对。 唐家堡那边,唐不戒听闻我的计划,当即拍板鼎力支持。 调动了大量库藏,并联合数家关系密切的商户,在镇武司背书下迅速设立了数个临时兑换点。 就按市面上的黑市价,不限量收购晶石! 果然,第二天,便有几波形迹可疑之人,拿着数额不等的通源银票前来兑换大量晶石。 他们行事虽隐秘,分散行动,却如何瞒得过沈默布下的天罗地网? 每一笔交易、每一个面孔都被悄然记录在案。 沈默按我的指示,只严密监控,登记造册,并不打草惊蛇。 通源钱庄背后的势力显然也感受到了压力,开始试图从官场层面施压。 接连几日,说项者络绎不绝。 先是成都府一位与我略有交情的通判前来委婉劝说,言及“稳定压倒一切”,连巡抚衙门的参议也借故前来,言语间暗示“适可而止”,“官场不易”。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