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当初孙策最落魄的时候,他收容了孙策一家,甚至用了极重的礼仪去迎接他,甚至在孙策去世之后作为孙家的托孤重臣,作为兵权在我的大将。 他是第一个,也是带头给孙权行臣子礼的男人。 哪怕就在前一天,孙权见了周瑜也得先交上一声哥,在孙权走上台阶的那一刻,周瑜也用了最正确,最妥当的方式去对待自己的主公。 常年身上带伤但是却对自己麾下的诸多大将多有教导。 同时面对江干的时候,也说尽了臣子该说的话语。 蒋干没有中反间计,他是真的用交情去说服周瑜,但是周瑜给他的回答非常的干脆。 “丈夫处世,遇知己之主,外讬君臣之义,内结骨肉之恩,言行计从,祸福共之,假使苏张更生,郦叟复出,犹抚其背而折其辞,岂足下幼生所能移乎?” 这句话说完之后蒋干只是笑而不语,然后回到老曹那里就明说了。 放弃吧,周瑜你劝不动。 周瑜是一个很得人心的人,他和江东的那些老大哥们的关系也是很不错的。 孙策和他登堂拜母也就罢了,他和鲁肃也是知己好友,甚至到了后面也是登堂拜母的交情。 但是周瑜和孙权不是....不过鲁肃和孙权是。 鲁肃和吕蒙也是,周瑜和吕蒙没啥太大的关系。 这么一看....嗯,鲁肃你个中央空调,好过分! 至于周公瑾那一生之中最得意的一幕,赤壁之战。 他的确是很晶灿,但并没有那么多的戏剧性。 没有诸葛亮的草船借箭,至于这事儿是不是孙权干的....嗯,如果《吴历》说的是真的,那么孙权没死也挺不容易的。 他那不是借箭,那是他走神划过界了。 至于玄幻无比的借东风自然也是没有了,不过我不得不承认,在那种时候刮东南风,这玩意是挺难搞的。 至于诸葛亮和周瑜之间的斗智斗勇,是敌也是友,那就更加胡扯了。 周瑜对刘备集团没啥好感,但是也不至于厌烦,毕竟...刘备不配! 你看他的二分天下就能看出来,压根就和刘备没啥关系,他就是那种被淘汰出局的。 至于什么诸葛亮周瑜同时想出火攻计,那就更加的胡闹了。 那火攻之计是黄盖提出来的,具体怎么操作也是黄盖上的,甚至诈降还是人家黄盖全权负责。 对于这种好宝贝,周瑜可谓是心疼在乎的很,他当然不会去闲的没事儿打一顿。 那什么苦肉计的确就是戏曲了。 同样我们也要承认另一件事,那就是瘟疫。 很多任动不动就拿瘟疫说事儿。 的确,真实的赤壁之战所爆发出来的瘟疫要比演义说得更加的严重,甚至是严重的多。 可还是那句话。 曹孟德因为瘟疫横行而退兵? 嗯,或许是。 曹孟德因为瘟疫横行所以担心波及天下所以才撤兵? 你是对屠杀大户曹孟德有什么误解么? 如果曹孟德军中爆发瘟疫,他脑海里指挥出现两件事情。 其一,我不能死。 其二,怎么让敌人一起死! 仁慈?你想什么仁慈?徐州瘟疫,淮泗瘟疫,冀州瘟疫等等等等,这里面哪一个没有他曹孟德的手段在。 你要和他手瘟疫,如果说这场瘟疫能够让江东的人死绝了,他会毫不犹豫的将自己最后一名士卒扔到敌人的身边,然后让他和自己一样倒霉才是。 这才是真正的枭雄本色,你们这种为了天下大局,为了百姓.... 这玩意不是刘备的词儿么? 曹操爱民,但是他爱的只是他自己治下的百姓,他爱的可不是天下的百姓。 说句不好听的,这种人,从来不会让你后悔,因为百姓对他,也不会有所期望.... 喜欢纵横诸朝,吐槽皇帝竟然这个样请大家收藏:()纵横诸朝,吐槽皇帝竟然这个样更新速度最快。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