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周公瑾的战功很多,其主要的就是这么几个方面。 第一个,和孙策搭伙过日子,然后顺手搞定江东六郡,这是奠基之战。 第二个,就是赤壁之战了。 不过在这里我们得知道什么是江东。 很多人说,江东就是扬州,江东就是淮南,江东就是淮泗。 这个其实都不对。 江东,淮南,淮泗,扬州这是不同的地方。 如果换算成我们现在通俗易懂的,从九江到建业,也就是南京这一段的长江是斜着往上走的。 而这一段江水往东边走一走,那就是江东了。 江东六郡其实就是吴郡、会稽郡、丹阳郡、豫章郡、庐陵郡、庐江郡这六个了。 当初周瑜孙策起兵的时候,双方的情况并不好,或者说孙策的情况很不好。 那个时候孙策找到了袁术,要到了他爹的一千私兵。 对,没有听错,就是仅仅一千私兵! 当年那个从南打到北,差点一个人单挑了董仲颖的江东猛虎孙文台,那个时候的私兵只有一千人而已。 就这还是孙策那么多年苦心维护的。 当初他刚刚去找袁术的时候,就两个人人认他! 最后带着这一千人走到了厉阳这个兵马已经到了五六千的地步了,能够有这种成绩完全就是他这么多年人脉和名声的积累。 而在这个时候,周瑜加入了。 他带着兵马,钱粮,还有孙策最需要的船只加入了过去。 他当然没有跟随,但是....换一个通俗易懂的比方。 你做生意,然后你说投资人和你们公司没关系。 你说着话就不是要不要脸的问题了,你简直就是禽兽啊! 说实话,就周瑜拼了老命给他带过去的那些东西,那可是从周家抢....借的啊! 这可是妥妥的第一投资人,按照股份人家就算不是董事长也得是执行董事。 你在这来一句,你没有亲自加入其中,所以这事儿和你没关系... 说实话,如果碰到有这种想法的人啊,别和他做生意,他德不配位。 那个时候孙策有五六千人,加上周瑜的也不过就是万人不到,兵马也没有系统整体的训练过。 最重要的是,他也不占据什么优势,毕竟那个时候那位刘扬州人家好歹也是汉室宗亲来着。 孙策先上,然后没有分出胜负,周瑜二次加入,直接联手将这位汉室宗亲摁在地上就是一顿锤。 两人一路锤,刘某某一路逃,他逃他追,他无处可逃。 最后没辙了,他直接舍弃了一起跑到了豫章。 而孙策这个时候面对着刚刚制定好的后方和即将前往攻克的会稽和吴郡,做出来了分兵的选择。 “老周,你回去守家,我带着几万人去锤会稽和吴郡!” 在这里就又有一群人说了,周瑜不得信任,他也没什么本事,他都不去跟着孙策打天下... 这句话啊,你让我都无处反驳。 刚刚占领地盘不交给自己手下最得力最信任的,交给张三李四王二麻子嘛? 这个时候选择分兵,选择一攻一守,本就说明了一件事情。 那就是在孙策的心中,周公瑾和他同等重要,和他一样强悍,和他有同样的本事。 只有周公瑾,才能够做自己最坚强的后盾,让自己没有后顾之忧。 换而言之,只有周公瑾,才是他孙策心中最强的那个臂膀,能够让他心无杂念的臂膀,让他进攻进攻再进攻的前提! 不过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周瑜出现了第二次问题。 他找袁术去了! 那个时候之所以让周瑜回军丹阳,很大的一部分原因就是丹阳太守本就是他老叔。 但是当周瑜回去之后,袁术又来了一个老规矩,他换手了! 他把周瑜他老叔调走了,然后把周瑜也给要走了。 这个时候周瑜有两个选择。 第一:我不去!我要和我兄弟在一起! 第二:去吧,不去不行啊。 选第一?要不你再看看第二? 袁本初没有称帝之前,你看看孙策敢扎刺儿么?你看看他敢和袁术说个不么? 你以为孙策是要独立? 他只是想要独立。 他一次次帮助袁术打下来地盘,然后一次次被袁术放鸽子。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