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91章 大风起兮-《少帝成长计划》


    第(3/3)页

    又是哪个猛士,接受了刘邦‘守四方’的命令,而没能完成?

    在当时的大环境下,自然是随刘邦建功立业,而后分封为诸侯,却谋逆叛乱的淮南王英布、楚王韩信、韩王信等异姓诸侯。

    但如今,汉室除长沙王一脉之外,已再无异姓而王者;在这种情况下,再次听到那句‘安得猛士兮守四方’,让灌婴下意识一惊,旋即陷入忧虑之中。

    “莫非,是要老夫告老还乡?”

    带着疑惑,灌婴终于来到刘弘地面前,当着长安百姓之面缓缓跪拜下来。

    “大将军颍阴侯臣婴,参见陛下。”

    叩拜过后,灌婴直起上半身,对刘弘再一拱手。

    “臣,幸不辱命!”

    随着灌婴一声掷地有声的拜喏,远处围观的百姓,也不由自发的呼嚎而起。

    “大将军威武!”

    “颍阴侯神勇!”

    “大汉万胜!!!”

    随着山呼海啸般的欢呼声响彻天空,整个天地间,就仿佛只剩下一个声音:大汉万胜!

    却见刘弘微不可见的一皱眉,旋即亲切的将灌婴从地上扶起。

    “颍阴侯功勋卓著,力挫谋逆之乱臣贼子,朕心甚慰。”

    言罢,刘弘便拉过灌婴的手臂,向着御辇走去。

    “大军凯旋,朕令奉常拟以迎师之礼,颍阴侯何不随朕同至北阙,以睹锐士之风采?”

    ·

    “唔~”

    待刘弘和灌婴的身影出现在北阙之上,整个长安城,顿时被一阵庄重的嚎叫声所占据。

    而后,便是作为代表的北军将士,次第从横城门而入,顺着华阳街,径直向未央宫北宫墙的方向走去。

    但看着远处的将士一点点靠近,灌婴的面色顿时一紧,旋即孤疑起来。

    宫墙之上,也响起那婉转厚重的秦腔:祭辞。

    “皇皇上天,照临下土;地之灵,降甘风雨;各得其所,庶物群生;各得其所,靡今靡古;维予一人某敬拜皇天之祜。”

    “薄薄之土,承天之神;兴甘风雨,庶卉百物;莫不茂者,既安且宁;维予一人某敬拜下土之灵···”

    在这哀伤的吟诵声中,灌婴终于看清,那列队进入长安城,来到未央宫北宫墙的北军将士手上,拿着的是什么。

    那一个个方形的木盒,以及木盒上盖着的白布···

    ——那,是此次悼惠王诸子叛乱之中,阵亡于沙场之上的将士遗骸!

    随着进入长安城的将士越来越多,那熟悉的秦腔祭辞,也逐渐响彻整座长安城。

    无数百姓不自觉的张开嘴,随着那厚重婉转的旋律,轻唱着那祭奠亡魂的祭辞,以表达自己的哀伤。

    甚至有不少人,如后世天安门外观看升旗仪式的爱国之人一样,留下了悲壮的泪水···

    “此,皆吾汉祚之阵亡英烈,吾汉室之英雄也!”

    待那数千个盛有将士遗骸的木盒,被北军将士托举着来到未央宫外,刘弘那青涩的嗓音,让响彻天地间的秦腔祭辞嗡时一止!

    而后,便是刘弘那孑然而立的身影,出现在长安城百姓,北军将士,以及满朝文武面前。

    在这万众瞩目之下,刘弘缓缓举起双手,在身前合为揖,又缓缓弯下腰,向宫墙外沉沉一拜。

    直起身,刘弘的面庞之上,便自然地带上了那流不尽的泪水。

    “吾汉家之丈夫,生当为人杰,死,亦为鬼雄!”

    “今朕以眇眇之身,以临天下元元,战战兢兢,以获保宗庙。”

    “——英烈之心,万不可寒;之后,亦不可贫贱!”

    “诏命:凡死王事之英烈,皆追进爵三级;其家中父母双亲,于年节赐酒肉、布帛,年五十以上之烈属,赐几杖!”

    “功臣义士之后,入上林苑以组幼军;待国朝有后,储君获立,另为太子亲军矣!”

    说着,刘弘便满目悲伤的回过头,那高昂的嗓音,却丝毫看不出难过的痕迹。

    “兹尔颍阴侯婴,任之以为皇帝太傅,教朕以兵家之事!”

    “待来日,朕当亲执三尺剑,提兵北上,以逃天地之不臣,以全吾汉家英烈之遗志!”

    言罢,刘弘面无波澜的望向目瞪口呆的灌婴,自然地伸出手。

    “既班师回朝,亦不复为大将军,颍阴侯或当以兵符相献,以全君臣之名?”


    第(3/3)页